澳洲新聞
 澳洲旅遊
 酒店預訂
 特價門票
 澳洲生活
 澳洲移民
 澳洲論壇
 澳洲同城

雷厲風行!中國政府圍堵地下錢莊,澳洲房市聞聲顫抖

 
[經濟地產]     2019-02-18
近年來,隨着中國政府逐步加緊了外彙管制,中國企業與個人的“資金出海”行為也顯得越來越困難重重。事實上,根據中國外彙管理局近日公報中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度銀行累計結彙125160億元人民幣(等值18916億美元),累計售彙129060億元人民幣(等值19476億美元),累計結售彙逆差3900億元人民幣(等值560億美元)。

近年來,隨着中國政府逐步加緊了外彙管制,中國企業與個人的“資金出海”行為也顯得越來越困難重重。

事實上,根據中國外彙管理局近日公報中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度銀行累計結彙125160億元人民幣(等值18916億美元),累計售彙129060億元人民幣(等值19476億美元),累計結售彙逆差3900億元人民幣(等值560億美元)。

也就是說,明面上,在去年一共有560億美元的資金流向海外。

而根據中國社科院的數據,在外彙流失頂峰時期的2015 - 2016年,短短兩年時間內,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上的資本外流曾高達1.28萬億美元。

雷厲風行!中國政府圍堵地下錢莊,澳洲房市聞聲顫抖

雖然這些官方數據只是近年來中國流向境外的龐大資本數額的冰山一角,數據的背後,是中國政府近年來不斷出爐、越收越緊的一條條外彙管制條規 。

2017年1月,中國外彙管理局公布新規,在維持5萬美元購彙限額的同時,要求購彙人填寫《個人購彙申請書》,並且購彙不得用於境外買房和證券投資。

2018年1月,國傢外彙管理局又規定(《關於規範銀行卡境外大額提取現金交易的通知》),境內銀行卡境外提取現金限額10萬人民幣。

2018年6月,中國公民在銀行存取外彙現鈔每人每日限額從1萬美元下調到5000美元,還有不少銀行以外彙現鈔不足為由拒絕辦理相關業務。

2018年10月,政府部門髮布新規,(《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管理辦法(試行)》),互聯網金融機構的客戶當日交易人民幣5萬元以上、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的現金收支,金融機構應提交大額交易報告。

自2019年1月1日起,個人交易5萬人民幣、轉賬20萬人民幣以上將被央行直接監管。監管範圍除了銀行之外,還包括了支付寶、微信、百度錢包等非銀行支付機構。

而趕在中國農歷新年的鐘聲敲響之前,中國兩高司法又聯合髮布了非法買賣外彙的認定標準與量刑標準,並宣布自2019年2月1日開始實施相關條例。


1、中國兩高司法再出新規,重懲地下錢莊  

1月31日,中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髮布《關於辦理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非法買賣外彙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乾問題的解釋》(下稱《解釋》),對非法買賣外彙的認定、量刑標準進行了明確,自2019年2月1日起施行。

在非法買賣外彙的認定方面,《解釋》規定,違反國傢規定,實施倒買倒賣外彙或者變相買賣外彙等非法買賣外彙行為,擾亂金融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刑法第225條對非法經營罪的處罰做出了明確規定:

情節嚴重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

情節特別嚴重的,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其中,非法經營數額在500萬元以上的,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情節嚴重”;非法經營數額在2500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情節特別嚴重”。

同時,《解釋》還以“數額+情節”的形式,規定了可以認定為“情節嚴重”和“情節特別嚴重”的4種情形。具有以下4種情形之一,且非法經營數額在250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5萬元以上, 可認定為 “情節嚴重”;非法經營數額在1250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25萬元以上, 即可認定為“情節特別嚴重”:

曾因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或者非法買賣外彙犯罪行為受過刑事追究的;

2年內因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或者非法買賣外彙違法行為受過行政處罰的;

拒不交代涉案資金去向或者拒不配合追繳工作,致使贓款無法追繳的;

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

根據城市金融報2月12日報道,最高人民法院刑叁庭、最高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負責人表示,《解釋》的出台,旨在為中國政府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維護金融市場秩序與金融安全。

該負責人補充,地下錢莊非法買賣外彙屬於《解釋》的重點打擊對象。

近年來,從事非法資金支付結算業務、非法買賣外彙等涉地下錢莊犯罪活動日益猖獗,涉及地下錢莊的刑事案件不斷增多,資金跨境兌付導致巨額資本從中國流向海外。

尤其在廣東、深圳等毗鄰香港的沿海地區,地下錢莊的存在其實“頗有淵源”,常年活躍且屢禁不止。

改革開放初期,國傢鼓勵通過換僑彙積累外彙儲備,而廣東潮汕地區華僑眾多,而深圳又處於改革開放的前沿,於是以僑彙生意為基礎的潮汕人在深圳便形成了一條外彙兌換的產業鏈,俗稱“地下錢莊”,並一直延續至今。

“地下錢莊”的交易手段主要包括:較為傳統的以境內直接交易形式實施的倒買倒賣外彙行為,以及當前常見的以境內外“對敲”方式進行資金跨國(境)兌付的變相買賣外彙行為。

某知情人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的采訪中透露:

 “最原始的‘換彙’方法是夾帶現金,有些國傢對出入境夾帶現金額度有限制,一種方式是通過人海戰術多次往返,另一種就是通過特殊通道夾帶,直接偷渡運送,逃過檢查,深圳和香港隔着一條河,‘水客’做起來就比較方便。”

該知情人士補充,“這種方式比較耗費人力,而最流行的則是‘賬戶對敲’。”

所謂“賬戶對敲”,是指“地下錢莊”在境內收取客戶人民幣,計算好彙率和傭金後,再通知境外合夥人將相應的外幣劃轉至客戶指定的境外賬戶;如果是在境外收取客戶的外幣,其操作手法則剛好相反。

這樣,地下錢莊的境內賬戶和境外賬戶之間沒有資金往來,表面上沒有倒賣行為,實質上卻完成了非法的換彙活動。這種模式更加方便不法分子將境內的資金轉移到境外。而且,隨着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許多地下錢莊還開始采取虛擬貨幣的方式進行支付和購彙,從而更加具有隱蔽性,這也是《解釋》出台的一個關鍵背景。

事實上,由於地下錢莊非法經營活動極為隱蔽,中國地下錢莊的數量與具體流通的資金數額難以準確統計。

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從中國公安部門與外彙局的通報中一窺一二。

據統計,2016年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地下錢莊重大案件38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800餘名,打掉作案窩點500餘個,涉案交易總金額逾9000億元。

而根據《國傢外彙管理局年報2017》,2017年度共查處涉及地下錢莊交易的非法買賣外彙案件 1400 餘起,行政罰款數億元人民幣;其中彙兌型地下錢莊案件近百起,涉案金額數千億元。

從中國公安機關偵破的一些典型案件看,一些地方地下錢莊的經營已形成一定規模、且經手的資金額非常巨大。比如上個月剛在北京、澳門兩地警方努力合作下破獲的涉案金額達300餘億元的特大跨境地下錢莊案。

此前於2015年11月,浙江金華市公安機關偵破了一起通過 NRA賬戶(境外機構按規定在境內銀行開立的境內外彙賬戶,又稱非居民賬戶)漏洞,實施資金非法跨境轉移的地下錢莊案件。據新華網報道,該案涉案金額達4100餘億元,後公訴機關以非法經營罪對犯罪團夥提出指控。

警方繳獲的部分口令卡和U盾 / 來源: 中國警察網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雖然《解釋》主要針對的是非法地下錢莊的經營者,但對於有大額購彙需求的海外華人購房者、以及有外彙收支需求的企業與個人而言,也無疑重重敲了一記警鐘。


2、“緊箍咒”下,華人越來越難在澳洲置房

近年來,中國國傢外彙管理局對於個人逃彙的監管力度越來越大。

從2018年外彙管理局通報的典型案例來看,非法買賣外彙成為了個人外彙違規行為的重災區。

根據《澳洲財經見聞》統計,2018年全年,外彙局共通報了130起外彙違規典型案例,36起涉案主體為個人,其中15起案由為非法買賣外彙,罰款金額共計3904.87萬元人民幣,平均每個案件罰款260.32萬元。

數據來源:國傢外彙管理局通報信息

事實上,“購置海外房產”是個人非法買賣外彙向境外轉移資產的主要目的之一。

2018年12月,外彙局通報了典型的個人外彙違法違規案例,其中“逃彙購房”的為數不少,包括:

2016年1月至7月,沈某為實現非法向境外轉移資產目的,利用34名境內個人的個人年度購彙額度,將個人資金分拆購彙後彙往境外賬戶,用於購買境外房產等,非法轉移資金合計204萬加元。

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隋某為實現非法向境外轉移資產目的,利用173名境內個人的個人年度購彙額度,將個人資金分拆購彙後彙往境外賬戶,用於購買境外房產等,非法轉移資金合計1205.65萬加元。

此外,2018年12月6日外彙局的違規案例通報中,首次披露個人的外彙違規行為處罰信息被納入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係統,違規個人還被實施“關注名單”管理。這意味着,自此以後,非法買賣外彙的個人除了被處以罰金外,還會被列入“關注名單”管理並納入央行征信。

曾負責中國外彙政策的前高級官員Guan Tao在AFR的采訪中表示,“愈髮收緊的法規,代表了(中國政府)對非法資本交易機構髮出的嚴重警告,這也將影響中國的非法資本外流”。

澳洲本土的房地產開髮商,代理商和會計師們聲稱,中國外彙管制法規的這些變化,進一步打擊了中國買傢對萎靡不振的澳洲房地產市場的興趣,甚至還可能嚇跑本打算走正常合法交易渠道的華人購房者 。

總部位於悉尼的會計師Jack Zhang向AFR指出,“大多數人都將會害怕轉賬,哪怕是合法的資金,因為擔心資金會憑空消失或無法跟進。”

開髮商們對此表示,這將放慢在澳大利亞以“人民幣”付款的公寓交易速率。

當地代理商Home789的Walton Chu稱,這將進一步打擊海外買傢的興趣,盡管這些海外買傢們之前早已受到了一連串在澳洲購置房產所需額外費用的重創。

事實上,有意購置澳大利亞房產的中國買傢們,如今則紛紛陷入了“首尾夾擊”、左右為難的處境:

一方面是中國外彙管制的不斷加嚴,而另一方面則是澳洲貸款政策的不斷收緊。

許多潛在購房者紛紛望而生畏,而那些已經付了首付的更是騎虎難下:如果選擇繼續支付,則接下來的處境將更為艱難;可是如果不支付,則意味着會損失首付、“割肉離場”。

“螞蟻搬傢”早已成過往,而不少曾指望房產公司提供“一條龍”服務的中國買傢們,最後卻落得個“房財兩空”。

比如去年房地產銷售機構澳信(Ausin)的倒閉,導致了澳大利亞130個住宅房產結算失敗,而逾百名華人購房者也表示由此遭受了數百萬澳元的巨大損失。(點擊閱讀更多《澳信中國再曝新消息!負責人秘密轉移資金,血汗錢找誰討還?》)

他們根本無法預料,這傢曾經業績輝煌、曾備受華人買傢們追捧的“澳洲樓花大鳄”,會“觸礁”得如此突然。

某位曾在澳信工作過的員工在網上透露,“一直到2016年上半年,澳信一直都是賣樓花的總冠軍。雖然幾傢大行的銷量是超過澳信的,但是大行並不直接銷售,而是充當了渠道管理的角色,而澳信卻是真刀實槍的赤膊上陣,用自己的銷售團隊進行推銷。那時候,一年賣掉叁四千套房子是很正常的,按5%的傭金來算,一年的賬面收入就是一億多澳幣 。 ”

其中一些客戶告訴AFR,他們直接向澳信付了買房的全款,因為他們不知道還能怎麼把資金轉移出中國,而且也無法從澳大利亞銀行獲得抵押貸款。

顯而易見的是,澳信不但向中國買傢收取了傭金,同時還承擔了中國買傢繞過資本外流管制、將資金轉入澳洲的渠道。而隨着澳信這條路被堵死之後,靈敏的市場反應早已嗅出了其他渠道的存在。


3、“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市場反應 

中國有句俗語,“妳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在澳洲房市嚴峻的局勢之下,為了吸引中國購房者,甚至有澳洲開髮商打出了“接受人民幣付款”的創新策略。

據AFR近日報道,由於在 Burwood的Glengarry Avenue的聯排別墅銷售進展緩慢,該開髮商近期開始通過其主要代理商Kollins Property Investment向數據庫中的客戶髮送私人報價,並在髮給客戶的電子郵件中稱:“客戶可以在中國支付人民幣。”

這種付款方式允許買傢向在中國辦事處賬戶付款,而無需向澳大利亞彙款。

Kollins的Kelvin Ng對此表示,“雖然這樣的支付方式不常見,但開髮商正試圖吸引更多客戶。一般來說,雖然開髮商現在對市場不滿意,但我們對未來的銷售仍持樂觀態度。”

除此之外,一些中國買傢也開始轉向銀行的“內存外貸”業務。

比如中國銀行內存外貸的"財融通"服務,客戶可以在中國境內的中行存一筆1000萬元人民幣的定期存款,然後中銀香港可以在香港為這名客戶髮放一筆金額相當的港幣貸款,用於投資移民有關的金融投資。

中銀“財戶通” 還可以為中國大陸客戶提供澳大利亞等國傢的見證開戶業務,客戶不用親身前往就可以通過中行網點申請預先開立海外當地賬戶 。

除了中行,其他銀行的私人銀行也紛紛將跨境金融服務作為服務高端客戶的重點,采取境內存款或代管資產、境外放款的方式為客戶在境外融資、投資固定資產或資本市場提供便利。

當然,私人銀行門檻較高,都在600萬元以上,工行和中行的門檻是800萬元人民幣,招行則為1000萬元。

但“內存外貸”就不一定沒有風險。據了解,不同銀行在具體審批手續和時長上有所區別。銀行業內部人士透露:“很多銀行在辦理此業務時,對貸款原因會嚴格審核。而對於國內的存款,需要客戶提供合法收入來源證明。很多人就卡在證明上。”

此外, 在“內存外貸”的過程中,還有可能會受到不同國傢對外彙的管制,即有出現政策性風險的可能性。

髮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