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聞
 澳洲旅遊
 酒店預訂
 特價門票
 澳洲生活
 澳洲移民
 澳洲論壇
 澳洲同城

我的悉尼買房經歷,給迷茫的人一些我的想法

 
[經濟地產]     2018-02-27
買房說難很難,說簡單也很簡單,很多人人還沒到澳洲,就打算買房,就是因為覺得現在房市太好,怕來了以後房價漲了再買就吃虧,這話說對也對說不對也不對,因為買房不是簡單的出一筆錢買個房子,而是要結合太多變量的一種考慮,這世界上賺錢的方式很多,買房是華人喜歡的方式,但並不是最好的方式,兩年前我們買阿裹巴巴的股票只要25美金一股,現在開盤就要65美金了,世界上其實有很多投資機會,相反,很多時候着急買房,尤其在...

買房說難很難,說簡單也很簡單,很多人人還沒到澳洲,就打算買房,就是因為覺得現在房市太好,怕來了以後房價漲了再買就吃虧,這話說對也對說不對也不對,因為買房不是簡單的出一筆錢買個房子,而是要結合太多變量的一種考慮,這世界上賺錢的方式很多,買房是華人喜歡的方式,但並不是最好的方式,兩年前我們買阿裹巴巴的股票只要25美金一股,現在開盤就要65美金了,世界上其實有很多投資機會,相反,很多時候着急買房,尤其在海外,急急忙忙買澳洲樓花的,即使這2年樓市那麼好,能大賺的也不多,何況房子沒賣掉就不算賺。


好了,言歸正傳,我們談談樓市,首先買房如果考慮收益,往往只有兩個因素

  1. 租金收益

  2. 長期增值


對於租金回報率要求比較高的,往往是交通比較好,容易出租的,這樣的戶型往往是公寓或者townhouse。對於長期增值比較高的,本質上市需要這個投資具有一定的稀缺性,稀缺性有哪些呢

  1. 土地大小;

  2. 政府在該地的投資情況;

  3. 該區域的人口增長情況;

  4. 學校等其他很難改變的資源。

因此,如果從增值角度來選區域,我往往會選擇髮展比較快,政府又有一定計劃在那兒的區域。但由於信息的不對稱性,最先知道以上兩點的往往是知道內部數據,甚至是精於某個區專研的地產開髮商,到了普通老百姓手裹已經是二道信息了,但即使是二道,只要妳知道的比較早,也比其他老百姓了解太多了。

所以,在選區上,如果從增值角度來看,我往往會看幾個數字:

  1. 我會在realestate上看這個區過去1年和10年的房價中位數增長趨勢;

  2. 我會看平均每個月的房產銷售數字(代表成交量,這個數字越大,說明增值越穩定);

  3. 每個list 用戶訪問情況,這個代表需求;

  4. 同時我也會google下這個區的人口遷移情況,是淨流入人口還是流出;

  5. 當地的稀缺資源(比如學校,火車站等),這些往往是華人看房的必備選項;

  6. 偶爾的查查這個區有沒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

但選區往往不是只考慮增值,房子最核心的部分應該是居住,除非妳是買投資房,目的不同,如果是買自住房,希望買到的房子是讓人開心的,每天住着是幸福的,這種感覺,應該比單純的增值更重要,由於房子的居住屬性,使得我們選區除了看以上增值的情況,還要看幾點:


1. 距離工作地的遠近。

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很多海外來買房的人,除非妳打算從來不工作的,不然我不明白連自己工作在哪兒都不知道,買什麼房子,如果妳只是打算先買一套然後以後再買,那我不反對妳,如果妳本身只有一次購買機會,我其實還是建議妳早點過來把工作定了再考慮選區問題,我一般選區,不會超過交通要超過30分鐘上班的地方。


2. 環境和生活。

這是我認為最核心的功能,我們從中國來到澳洲,無非就是圖個環境和生活,想象下以後父母和自己孩子一起在一個很漂亮的小區居住,父母可以頤享天年,我想,是非常幸福的事。相反,華人區我倒不覺的那麼重要,這也看自己父母是怎樣的,我父母就不大喜歡和陌生人交往,所以環境好,生活悠閑是我考慮最重要的因素。


綜合以上幾點,買房考慮的因素實在太多了,而妳的預算又是非常有限,妳越來越希望別人告訴妳應該買什麼房,該怎麼買,其實,在妳買房過程中,就是對自己需求梳理的過程,妳會越來越清楚什麼才是妳真正想要的,因為妳的預算不可能讓妳滿足以上所有要求,甚至有些要求,妳已經被提出門檻,沒有選擇的權力了。

我在買房的過程中,經歷了一種思想的轉變,那就是從增值目的變成自住目的。坦白說,我買房算是比較有眼光的人,我最早在國內買的第一套房,從打算買房到實際買房就7天,買後第一年增值50%。2年前在上海買的第一套房,半年增值50%,也是從打算買到實際買用了3天,當然,那是中國的時代屬性造成的,但我確實比同期其他購房者更有眼光點。我來澳洲,開始的想法也是這樣的,因為我一直覺得我不會長期在這兒居住,覺得買個房子,等以後走了能增值就好了。可我現在想法變了,首先是因為我認為可以增值的區域,遠遠超過我的預算,我不希望賭個未來,這會影響我現在的生活,其次,我覺得買房最關鍵的還是住的舒心,如果妳一直以增值的目標來選自住房,其實會很矛盾,雖然很多時候也能找到,但妳考慮因素太多,會很累。


以上說了一通買房的感悟,接下去說說一些技巧

  1. 每週,可以在real estate上浏覽下妳想要的房子,我經常喜歡點下 page visits這個功能,遇到好的房子,我一般會每隔一天去看下這個值的增長,這說明了市場的需求,也說明了我如果想買這個房子的潛在競爭者,要知道,往往在一個去,如果以出價為一次成交,成交/點擊就是轉化率,這樣的轉化率在某些區一般是比較穩定的。因此單位時間點擊越多的,往往最後出offer的也越多

  2. 列好清單,走之前規劃下路線和時間,爭取一次性看盡量多的房子,遇到自己很心儀的房子,一定要仔細看看,因為妳出offer的時候,很可能沒有機會再看第二次,因為妳很多時候連inspection這樣的條款都不敢放到合同裹面,因為妳怕妳的offer不夠strong

  3. 出offer的時候,事先帶上check book,妳需要多和中介套話,最關鍵的是套出賣傢的心理價位,現在這個市場,如果妳要買房,90%以上的情況是必須達到賣傢心理價位的,有些中介不願意說的,那妳就只能猜。猜也是有技巧的,需要總結的,按照我幾次經歷,我髮現如果有5-7個offer以上的房子,一般妳的價格要出到12%以上的溢價才行,舉個例子,40萬的房子,妳要出到45才有可能,這是我總結的某些屌絲區的規則,猜了幾次,最後成交價基本和我比較接近。我最近買的房子,7個offer,我的出價只比第二名多了500塊

  4. offer被接受後,讓中介掃描soft copy,妳可以同時髮給過戶師和broker,讓過戶師看合同,讓broker做貸款,有些人喜歡自己去銀行搞貸款,反正我覺得也沒差多少錢,我遇到的broker反正我都覺得還好,妳同時寫500或者1000的小定給中介,並在合同上約定subject to finance 2週,10% deposit 兩週,往往如果貸款沒辦下來,那10%deposit也不用交了,這是正常一般情況,樓花情況比較特殊,我以後再說。

檢查房子是個技術活,比如有些籬笆,裹面有石棉,或者塑料,以後拆起來需要專門的人,比如房屋的朝向,在澳洲,大門朝南,院子在北邊,房子整體南北向的最好,房子是不是在高壓線邊上,是不是在加油站邊上,是不是在大馬路邊上,是不是在鐵道線邊上,這些都影響房子的潛在價值,不要進去一看裝修不錯就覺得房子好,另外,房子的地是平地還是坡地,一般平地比坡地好,但坡地不要太坡,也可以設計成不錯的院子等等,我自己都想去學一門專門檢查房子的手藝活了。房子裹面有些是木闆質量是很好的,有龍骨的,不要覺得一眼看上去老相就否定這個木闆的價值,等等。

其他比較有技巧的就是出價了,出價本質是個心理戰,這個心理戰不僅是知道賣傢的,還要知道其他競爭者的。這兒大多數人認為自己只要高過其他競爭者就好了,事實上,如果妳達不到賣傢心理價位,妳依然成交不了。有些區,偶爾有個天價成交,賣傢心理非常不健康,指望自己的房子也能天價成交,對於這些賣傢,我一般直接掠過。出價這個技巧是需要訓練的,我建議剛去買房的人,看到自己70%滿意的房子就可以出價,初期出價偏低點,通過出價,可以問到中介最後的成交價大致是多少,同時因為建立了跟中介的聯係,以後往往能被通知更多不錯的房子,因為中介也也希望直達目標購房者,經過幾次訓練,妳會變得很精準,我現在看某些區的房子成交價,一看一個準,誤差不超過1萬。如果妳出價偏低最後也被接受了,那妳就撿到漏了,反正妳買不到自己100%滿意的房子,還不如買了算了。

關於買房的時機,我一直認為買房有兩個情況是可以買的,一個是勢頭,比如最近悉尼的這股風頭,其實妳只要入市就好了,這種勢頭,非常像去年5,6月份的背景,也非常像去年初的上海,去年初的上海交易所,過戶需要排隊4個小時才能領到一個單子,再回過頭看看現在,房價還是漲上去了,雖然有點跌下來了,但比起之前買入的,還是有增值的。所以無論悉尼還是墨爾本,大傢都要理性的看到1-2年後,市場必然會冷下來。

房地產本質是在賭一個期望值,大傢都認為高的時候,就會更高,也就是泡沫,而在泡沫變大的過程中,乘勢出擊是非常合理的選擇。現在這種情況,肯定是出手的實際,即使以後跌,也只能跌倒現在買入價的時候。但由於現在市場火爆,難免有很多高期望值的賣傢和很多非理性的買傢,作為購房者,我還是建議需要理性點,不要出非常不理性的價格。

澳洲的房產和中國房產有個很大的不同點是,澳洲的房子是一個個賣的,有些房子局部差異很大,中國是一片小區一片小區賣的,因此漲價跌價很明顯,而澳洲顯然主觀因素更多點。但因為這種主觀因素,會導致房地產不穩定,我偶爾看過足迹08年的一些帖子,髮現有些豪宅區的房價1年內跌的很厲害,這很容易解釋,因為豪宅區的房價,其主觀性更大,加之成交量較少,導致價格波動會比較明顯。

如何去判斷一個區或者某個房子的主觀因素到底有多大呢? 我用簡單的方法,往往我會去看週邊一塊土地的要價,因為純土地的要價往往代表基本的生產資料,然後就是看這個房子的建築部分值多少錢,這也很好判斷,現在一般新起的房子,都在8000-12000 一個SQ的成本上,一個3房兩廳20年的house,如果裝修尚可,其價值大致在15萬左右,當然,我以上數字是基於屌絲區我研究的範圍得到的,如果妳的目標區是豪宅,數字顯然不同,通過這樣的判斷,妳就可以很清楚知道妳買的這個房子值不值,主觀因素到底有多大。

比如我買的這個房子,週邊有塊明顯位置比我差的土地,面積差不多,要價是30萬+, 我的房子3房兩廳兩衛生間而且戶型裝修都很好,才7-8年,從建築成本上,我想怎麼也值個14-5萬了,所以這樣的房子,如果45萬能買到都算合適。

這裹面可能的泡沫是土地價值,事實上,土地價值是非常重要也很難判斷的資源,屌絲區也有高大上的資源,比如靠近火車站,靠近學校,這又回到了我帖子初期說到的問題,妳的土地到底是不是稀缺的,在一個區,肯定有些資源是比較固定,至少30年不會變的,有哪些呢?火車站,SC,醫院,學校,因此靠近這些地方的資源是有一定稀缺性的,相反,離這些地方遠的土地,其增值空間肯定不如離那些資源近的土地,因此,假如離那些資源近的土地是30萬元一塊,其他的是20萬一塊,我也偏好買前者,因為增值率會不一樣(假設其他地方的土地並沒有長期或者明顯的規劃案)。


其實說了半天,買房的時機就兩個:

  1. 妳覺得各方面性價比都符合要求,長期看漲的時候,用理性判斷可以買的時候,就可以買;

  2. 在房市上漲的勢頭上,任何選擇,只要不是太離譜,都可以買,買了以後不會馬上跌,但要做好2-3年後跌的準備,但妳輸得起


接下來重點說說期房

我自己是有慘痛經歷的,因為我第一次買期房失敗了,失敗在於,期房也是分情況的

期房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樓花,一種是Land & home package。 對於前者,貸款的主要風險在於建成後的估價問題,如果妳是全款,當我沒說,如果妳要貸款,比如妳這房子50萬賣妳的,但建好後,找銀行貸款,銀行認為這房子只值40萬,這時候妳就差10萬,怎麼辦?妳就現金補吧,如果沒現金,妳的10%首付也退不回了因為妳違約了。事實上,除了那些即將造好的樓花外,大多數期房subject to finance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他們只能給妳2週時間,而貸款協議即使批了,3個月後就失效了,到時候還要重新來

因此,樓花我認為最大的風險是貸款風險,這個風險和價值評估非常相關,而往往樓花都是有溢價的,這種溢價是對未來的判斷,在一個市場上升的時候,是可以賺到錢的,比如去年在悉尼買樓花的,今年肯定賺的很爽,但即使賺到錢,比起買house,平均來說還是house賺的多。但樓花有個好處是杠杆放大,可以用10%的首付來撬動投資。總之,是個風險相對比較大的玩法。在我看來,對於自住房購買者,顯然並不劃算。

期房還有一種性質,就是Land & home package,如果妳是正常的土地,在土地上起一個house,那沒問題,問題是,現在很多開髮商,買了塊地,然後分了地起townhouse,然後也用這種方式來賣,這就出現問題了。這個問題,去年可能還不是問題,今年就是問題,因為我後來接觸的所有銀行,這種方式都不貸款,很簡單,因為這種方式,做的貸款是split loan,銀行評估覺得風險太大,風險在於什麼?因為這塊地不是獨立的,一旦起房子的其他幾傢出現問題,銀行想拍賣這地也拍賣不了,而且對土地的評估是包含開髮商利潤的,很難評估清楚,因此,對於買apt或者townhouse(尤其有common wall或者包裝了下後但實際上還是有common area)的房子來說,做land & home package 成功率極低,即使成功了也有偶然性,我4個月前來澳洲,看房看了1個月,後來兩個月全部浪費在這個land & home的房子上了,最後還是沒買成,這裹面經歷簡直是血淚史,當然,我選的房子還是非常劃算的,2個月後,邊上同樣面積同樣戶型一樣的房子就比我貴了6萬塊錢,只不過我這房子買不下來,還好我事先一直拖着合同,最後沒損失,但真心浪費了我大量精力和時間,以及時機


建議:買自住房的,不要碰樓花,不要碰期房,不要被那1萬的補助誘惑。如果妳是年輕人,現在只能買樓花,妳自己評估風險吧,我不做建議。總之,在妳有選擇的時候,不要碰樓花,不是說樓花肯定不賺錢,樓花也能賺很多,但不適合自住買傢。

這兒我想說點關於房子本身的事,很多小白,實在對澳洲的房子結構質量弄不清楚,我也弄不清楚,但大體上,市面除了公寓等高層建築外,大多數牆要麼是單磚,要麼是闆房,要麼是雙磚,其實各種都有優劣,但對於一般講究性價比的,我還是覺得單磚的最好,具體也不解釋了,闆房每隔幾年要刷一下油漆,因為涉及到防腐等問題,雙磚雖然成本最高同時冬暖夏涼,但一旦結構出現問題非常麻煩,所以我一直覺得單磚是性價比比較高的方式。

另外,看房的時候,也要看看屋頂的瓦片,通過瓦片往往比較容易確定房屋的年份,另外,瓦片可能是正常瓦片,有些是鐵瓦片,鐵瓦片的劣勢我覺得挺明顯的,下雨的時候頭頂噪聲極大,另外比較悶,好處好像也有,但對一般老百姓來說,還是不要太追求不一樣了。


我的悉尼買房經歷,給迷茫的人一些我的想法

(參考閱讀:房屋知識:鋼闆屋頂和瓦片屋頂,到底哪個更好?


房子的地勢也是很重要的,在一條馬路上,妳要想想下雨的話,會不會進入到妳房子裹?有些馬路高度比房子高的,房子附近一般都有排水溝,看看是否有堵塞現象等,另外,需要看看房子週圍有沒有大樹,大樹的樹根會影響房屋結構,等等這些都是可以看房子的一些技巧。

另外,很多人買房會考慮好不好租,這種信息往往來自中介,但中介的話有時又不敢信,於是上論壇或者問朋友,而論壇或者朋友本身都是個例,妳再爛的地方,如果這房子就在火車站邊上,房子又超好,肯定是很好租的,相反,妳很高大上的地方,房子離交通遠,房子本身闆房+幾十年的老房,肯定是相對不好租的。

於是,我的方法更簡單點,往往妳可以隨機的去realestate上看某一個區這個時間點出租的房子數量,然後再查到這個區的常住人口數字,兩者除一下就有個比例值。這個值越低,顯然出租是越容易的。

為什麼?因為這裹面有個假設,假設就是,在任何一個區,都有固定比例的人會出租房子,而且這個比例是固定很難改變的,而這個區提供出租的房子數量如果較少的話,那顯然更容易出租。

拿這個數字跟妳自己經歷過的比較好出租的區比較下,妳就大致知道妳買房的區到底好出租還是不好出租,這樣觀察幾週,如果數字也比較穩定,那基本就有靠譜結論了。

還有個小技巧是如何計算買房水份的,我一般用很簡單的公式,也就是總房價-20%的首付後,/1000是否可以涵蓋貸款利息,如果可以,那這個house基本還算核算的,這樣的house其實挺多的,但有些區就很少,但那些很少的區,有時往往更容易上漲,這也代表了房地產泡沫裹面的非理性因素。

舉個例子,一個房子出售45萬,20%首付後,如果按照4.88%的利息來算36萬貸款,大致是1460元每月的利息,如果妳按照36萬/1000=360一週收房租,妳每月收入大致360*52/12=1560 的收入,考慮到未來利息上升以及空租外加中介費用,實際妳每年是有損失的,但這應該是個臨界值,可以通過這個來判斷。換句話說,理論上妳付了20%的首付後,這個房子可以自我養房。

我現在挑房子,一般都是按照這個來看的,因為我覺得有天如果經濟危機了,我這房子不至於典當給銀行,何況這幾年還能多放點錢到offset賬號裹面,有天不在澳洲了,就直接租給一個信用好點的傢庭就好了(所以我挑房不片面強調租金回報率,因為越高的,往往都是分租為主的物業,長期會損害妳的房子)

另外,有些房子是是fix date sale的,這說明vendor往往有某種裹有需要賣房,這樣的房子,出offer的時候比較客觀點,因為房東不是那種房子放上來試探市場那種,我個人比較喜歡這樣的房子,因為出的價格可以最後比較客觀點,但這也看房東的,也看緣分的。


來源 新足迹 作者 cnnworld

髮表評論

用戶評論

YC
非常感謝您的分享,非常實用,而且分析的很到位。
2021-07-04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