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聞
 澳洲旅遊
 酒店預訂
 特價門票
 澳洲生活
 澳洲移民
 澳洲論壇
 澳洲同城

嬰兒奶粉醜聞:湖南多名幼兒成“大頭娃娃”,“固體飲料”如何變身抗過敏奶粉

來源:bbc.com
[全球新聞]     2020-05-16
湖南省的至少五名兒童在食用了這種“奶粉”後,成為頭骨畸形的“大頭娃娃”。中國湖南省的至少五名兒童在食用了一種據稱適合嬰兒的蛋白質飲料後,成為頭骨畸形的“大頭娃娃”,甚至異常拍打自己的頭部。中國當局週四表示,相關商傢涉嫌“欺詐”,將嚴厲處罰。
嬰兒奶粉醜聞:湖南多名幼兒成“大頭娃娃”,“固體飲料”如何變身抗過敏奶粉

湖南省的至少五名兒童在食用了這種“奶粉”後,成為頭骨畸形的“大頭娃娃”。

中國湖南省的至少五名兒童在食用了一種據稱適合嬰兒的蛋白質飲料後,成為頭骨畸形的“大頭娃娃”,甚至異常拍打自己的頭部。中國當局週四表示,相關商傢涉嫌“欺詐”,將嚴厲處罰。

據報道,這些嬰兒都食用了一款所謂的“特醫奶粉”,這本應該是為對普通配方奶粉過敏或患有特殊病症的嬰兒設計制成的特殊營養食品,實際卻被髮現是蛋白固體飲料。

這是中國十餘年來再次曝出國產“奶粉”醜聞,受到民眾關注。營養學者表示,和當年叁聚氰胺案的區別是,此次並非“奶粉”本身劣質或有毒,而是通過虛假宣傳讓嬰兒長期以普通飲料作為主食,導致營養不良。


“大頭娃娃”

據中國多傢媒體報道,位於中國中部湖南省永興縣的多名傢長近日髮現自己的孩子出現體重嚴重下降、頭骨出現畸形,酷似“大頭娃娃”等情況,有些孩子甚至會不停地拍打自己的頭。

這些兒童隨後被送往醫院進行檢查。醫生髮現,這些孩子普遍存在維生素D缺乏、髮育遲緩等症狀,並依此診斷為佝偻病。

官方的湖南電視台報道稱,這些幼兒在早前體檢時被診斷為牛奶過敏,醫生因此建議傢長購買氨基酸奶粉給孩子食用。傢長們隨後選擇了當地一傢母嬰店推薦的一款名為“倍氨敏”的“特醫奶粉”。

店員對傢長說,“倍氨敏”是店裹最為暢銷的奶粉,已經有很多過敏的寶寶在吃。

嬰兒奶粉醜聞:湖南多名幼兒成“大頭娃娃”,“固體飲料”如何變身抗過敏奶粉

一些嬰幼兒由於體質不同,會對普通奶粉過敏。(圖文無關)


一名傢長曾對產品包裝上的“固體飲料”提出質疑,但店員說,這只是嬰兒配方奶粉的另一個名字。

事髮後,湖南省政府週四(5月14日)表示,相關商傢涉嫌“虛假宣傳及消費欺詐”,目前,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已成立調查組,將對商傢從嚴從重處罰。

目前,除了已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投訴的5名傢長,似乎還有更多曾購買該奶粉的父母髮現問題。

一位母親在社交媒體上寫道,她曾給自己患有牛奶中度過敏的寶寶喂了六個月的同款奶粉,直到髮現異常後,她才在醫生的建議下更換。如今,孩子依然較同齡人生長髮育落後。

“喝了大概半年後,我髮現寶寶的身高體重並沒有明顯增長。並且,快一歲半了我傢寶寶還不會走路,”她寫道。“今後還會有怎樣的後遺症?”

據了解,這傢涉事的母嬰店從“倍氨敏”的生產商湖南唯樂可健康產業公司,已累計購進“倍氨敏”固體飲料47件,但目前尚不清楚其他店傢銷售了多少該品牌的產品。

永興縣宣布,將對所有購買該品牌奶粉的嬰幼兒安排免費體檢,對有症狀的嬰幼兒進行治療,並啟動整治行動,打擊質量不合格的嬰幼兒食品。


飲料冒充“特醫奶粉”

中國營養學者、國際東方營養藥膳學會常務理事鄭育龍對BBC說,固體飲料是給成人食用的普通食品,其所有營養含量都不是為嬰幼兒的特殊標準所制備的。

“固體飲料主要以蛋白質為主,沒有什麼其他的營養素,長期食用營養不良是肯定的,”鄭育龍說。

嬰兒奶粉醜聞:湖南多名幼兒成“大頭娃娃”,“固體飲料”如何變身抗過敏奶粉

北京的一個中國傢庭在商店為孩子選購奶粉。


中國新聞網站“界面”報道稱,事髮後,唯樂可公司的負責人否認有存在誇大宣傳行為,表示“包裝清晰標注為固體飲料”。然而,“倍氨敏”產品雖然包裝上沒有明確寫明“特醫奶粉”字樣,卻寫有“深度水解蛋白無乳糖配方粉”。

特醫食品的全稱是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根據中國衛生部門的標準分為六類,其中一類便是針對牛奶過敏嬰兒的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或氨基酸配方。

此外,這傢成立於2015年的公司還被髮現在企業經營範圍內寫有“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生產”,但實際並無該注冊資質。

用普通的固體飲料冒充特殊食品,在中國的一些地方並不是個例。

中國官方媒體《人民日報》2019年7月曾報道,在湖北宜昌,有對普通奶粉過敏的孩子的傢長在醫生指導下購買了一款名為“雅樂迪”的特殊配方粉,該商品的包裝上標注稱“為乳蛋白消化不良,乳蛋白過敏高風險人群提供營養支持”。

但食用了配方粉後,孩子的過敏症狀並無太大改善。傢長隨後驚訝地髮現,該品牌並沒有特殊食品的生產資質。此前,該品牌的生產公司還曾多次召回產品,承認包裝失實的問題,但該批次並未包含其中。

在江西的另一起獨立事件中,一名僅9個月大的孩子將所謂的“特醫奶粉”當主食吃了7個月,隨後出現營養不良、個頭瘦小的情況。

在這些案例中,很多傢長表示是根據母嬰店店員的推薦,甚至是醫生的建議下購買的。

多傢中國媒體在暗訪這些固體飲料生產公司時得知,部分醫院的醫生每成功推薦一罐產品可拿到人民幣60元(約8.4美元)左右的提成。

其中,醫院消化科、兒童保健科等有處方權的大夫,是銷售人員重點“公關”的對象。

嬰兒奶粉醜聞:湖南多名幼兒成“大頭娃娃”,“固體飲料”如何變身抗過敏奶粉

一名河南女士稱她的孫女在2008年叁聚氰胺醜聞中死亡。(資料圖片)


時隔十餘年嬰兒奶粉醜聞再現

此次事件一經曝光,便迅速在中國社交媒體引髮關注,很多網友表示難以相信類似事件會在十幾年後“卷土重來”。

在本世紀初,中國曾多次曝出因奶粉存在問題而導致的嬰幼兒事故。

2003年,安徽阜陽市的劣質奶粉事件導致大量兒童蛋白質攝入不足,營養不良。由於症狀最明顯的特征表現為嬰兒頭部畸形,因此又稱為“大頭娃娃”事件。

事故導致阜陽12名嬰兒死亡,189名兒童需要接受治療。一些孩子在長大後出現身體殘疾。

2008年,眾多食用當時知名品牌“叁鹿奶粉”的嬰兒被髮現患有腎結石,隨後該奶粉和其他多個品牌產品被髮現存在化工原料叁聚氰胺,這種原料可以提高蛋白質檢測值,但長期食用會導致人體泌尿係統膀胱、腎產生結石。

中國衛生部門報告稱,截至當年11月底,中國累計報告因食用問題奶粉導致泌尿係統出現異常的患兒至少達30萬人,至少6名幼兒死亡。

髮表評論

0
0
使用微信“掃一掃”
打開網頁後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0
 您已成功為本文點贊!
感謝您的參與
電梯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