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聞
 澳洲旅遊
 酒店預訂
 特價門票
 澳洲生活
 澳洲移民
 澳洲論壇
 澳洲同城

機長透露的黑暗秘密:妳坐的這種飛機,很危險,隨時會墜亡!

2008年,在澳洲髮生了一次極為緊急且嚴重的飛行事故。

當時,這架澳洲72號航班正從新加坡飛往西澳的珀斯,機長Kevin Sullivan悠閑地在駕駛艙欣賞雲海,而誰也沒想到,在這看起來並不漫長的航線上,即將上演一場驚心動魄的空中逃生。

當飛機正處於自動飛行狀態時,機長Sullivan正想打個盹,這並不失為一個錯誤的選擇,一個精力充沛的飛行員是對乘客安全最大的保障。

而就在他剛剛雙手托住頭準備小憩一會時,面前的電腦向他髮來一則飛行狀態通知。

電腦是這麼說的…

由於前方大氣問題,飛機將以降至低8.5 dgree的速度為條件,持續前行650英尺。

Sullivan下意識檢查了大氣指示表,髮現大氣並無異常,如果飛機在大氣毫無變化的情況下降速,後果將是…墜機!

還沒容他緩過神,一陣劇烈的抖動讓他差點從座椅上飛起來,他趕緊向電腦髮出指令,取消降速,但是電腦就像一個“聾子”一樣,一點都沒聽進去…

透過擋風玻璃,Sullivan看到,他們正向着印度洋沖去。

見到此景,誰都知道如果再不采取措施,這架飛機就將變成“飛船”了,於是他趕緊握住了操縱杆,將飛機切換為手動駕駛模式,即便是這樣,操縱杆甚至是在下達指令的十幾秒後才出現反應。

緊急情況下,飛機東倒西歪,在空中搖擺不定,Sullivan使出渾身解數穩定飛機航向,盡可能安全的迫降在珀斯機場!

最終,上帝保佑,這架飛機在珀斯機場安全迫降,迫降後的飛機上一片狼藉,據Sullivan機長回憶,人們有脊髓損傷,骨頭斷裂,孩子頭部出現了巨大的淤傷和割傷,一名機組人員和11名乘客受重傷,8名機組人員和99名乘客受輕傷。

而讓人慶幸的是,此次意外中無人傷亡,Sullivan機長用自己的經驗拯救了315名乘客。

這次事故的原因是,飛機計算機的算法出現問題,髮出了錯誤的指示,並且拒絕被調試。

這架飛機的制造商則表示:“只要是程序,就不會無懈可擊。”

為此,Sullivan機長曾與自動駕駛電腦展開了多年的辯論,他認為“人機組合”這樣的飛行模式非常危險,而結果卻讓人心生疑慮。

在2016年,Sullivan機長因“在飛行中遭受創傷後壓力失調”而被解雇,他與飛機自動駕駛的爭端也就告一段落。

直到事髮十年之後的今天,Sullivan機長在面對Dailytelegraph的采訪下,才將這個影響所有飛機行駛的秘密道出…

Dailytelegraph:澳航72號航班:老飛行員給所有飛機髮出警告

許多人都覺得,飛行係統出現小故障,是不至於致死的,只要人沒死,都不是大事。

結果仿佛真的是這樣,自2015年統計結果來看,在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報告中顯示,除了那些犯罪行為導致的事故以外,在世界範圍內都沒有報告民航客機乘客致死事故。

那麼這是否就能說明“人機組合”駕駛模式,就一定會安全呢?

在2009年6月1日,也就是在澳航事故的1年後,法航447航班從正從巴西裹約熱內盧飛往法國巴黎,途中風景美不勝收,但可惜的是,優美的風景卻配上了悠揚的風。

在飛機在大西洋中部上空飛行時,遭遇了熱帶風暴,整架A330客機墜入了海洋,機上228全部遇難。

這起事故剛剛過去4年,2013年7月,一韓亞航空的班機在和煦的陽光下降臨在美國舊金山機場。

它穿過了雲層,躲過氣流,卻沒能閃過跑到盡頭的防波堤。

在撞上了防波堤之後,整架客機機尾斷裂,七零八落的機身在跑道上翻滾了幾個來回,事故造成3人死亡,數十人受重傷。

在這兩起事故中,讓飛機飽受風暴煎熬甚至撞上防波堤的原因,恰恰就是所謂的“人機組合”駕駛模式,飛行員相信電腦可以防止飛機半空熄火,可以防止飛機因速度太慢而墜機,可惜的是電腦並沒有這樣做。

有人對這種人機混合操作模式進行了研究,得出的結果卻讓人大吃一驚。

這類操作的組合不但不科學,並且還是造就許多空難的重要原因!

更可怕的是,這種操作模式,目前還在被日益廣泛地應用着。

據調查,許多駕駛員在面對復雜的自動化部件時,變得尤為困惑。

一旦髮生故障,他們甚至弄不清自動駕駛何時結束,自己的個人職責又從何時開始,這樣的心情光聽描述就手足無措,自然會釀成空難。

盡管有許多人機混合操作時出現意外,但大多數時候,是沒有乘客傷亡的,而這並不能成為這種操作模式不受質疑的原因。

沒有人員死亡並不意味着在飛行中沒有髮生錯誤,盡管該行業已經盡了最大努力去防止各類人為事故,但是仍然會存在一些與機組人員相關的飛行事故,比如說忽視了係統警報、錯誤地進行飛行操作、係統故障處理不當以及沒有注意到其他機組成員的疏忽。

圖為特內裹費空難

2009年10月,美國西北航空公司飛行員就釀成了一次閃失,在從聖地亞哥飛往明尼阿波利斯的航線中,在飛機達到巡航高度之後,飛行員們就開始了與航程毫不相關的聊天,這些因為聊天而分心的飛行員們錯過了空中交通管制的通知電話,當時就有另一架飛機位於他們的航線中,他們同時還沒有注意到自己已經飛過了目的地機場。

雖然,最終他們重新與地面建立了無線電聯絡,順利找到了“回傢的路”,並且平安無事地降落在機場,但這起飛行事故也凸顯了高度自動化的飛行駕駛係統如何降低了飛行員的注意力,並且影響了飛行員的表現。

過度依賴自動化飛行操作係統會侵蝕飛行員的基本手動操作技能,並且讓機組人員更容易分心。

這些更先進、更有效率的飛機操作係統大大降低了飛行成本,但與此同時飛行員的角色功能性在飛行中越來越低了,他們不再需要在整個航程中都專心致志。

在一般的國內航線中,自動駕駛甚至可以完成95%的工作量,自動駕駛係統通常在飛機起飛上升到一兩千英尺的時候開始工作,飛行員在飛行期間不需要進行操作,直到飛機在降落前的最後幾千英尺時才需要參與一下。

這樣過度依賴飛行係統的心理,會給飛行員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結果可想而知了。

《果殼網》曾經在一篇文章中曬出了這樣一幅統計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從1950年起,到2010年止,造成空難的最大原因就是——飛行員失誤。

而飛行員失誤與過度依賴飛行操作係統有着不可分割的關係。甚至有研究表示,人類可能天生就不擅長觀察計算機如何工作,使得監視任務本身就是造成失誤的配方。

有時,在空中遇到危險的時候,這類操作係統會將所有的鍋全都蓋在飛行員的頭上,讓他們手足無措、目不暇接!

還記得2010年11月,澳航32號航班髮生的引擎爆炸嗎?

載有469人的澳航32號航班,650條控制電路因引擎爆炸被切斷,而當時的機長Richard de Crespigny在嘗試於新加坡機場迫降時,一下收到了係統髮來的120個指令菜單,機長和副機長頓時懵逼了,就這樣又錯過了幾秒鐘寶貴的操作時間。

澳大利亞航空32號航班在飛行途中引擎爆炸,後成功迫降在新加坡樟宜機場,無人傷亡。

所以,飛行員失誤的確是造成大多數事故的罪魁禍首,那麼造成飛行員失誤的原因呢?

很多時候,恰恰就是這些被應用在所有飛機上的“人機混合操作模式”。

一名NASA研究心理學傢和一名加州大學聖芭芭菈分校腦和心理科學教授,曾經做了一項研究,這項研究審視了為什麼這種監測失誤會出現在甚至是高度受訓和經驗豐富的航空公司飛行員中,研究結果又讓認瞪大了眼睛。

在當時的那一期《意識與認知》期刊上,兩人共同髮表了文章《高能預警:勤奮、注意力分散、開小差導致實際檢測任務失敗》。

研究者們給16名架商用噴氣式飛機飛行員分派任務,讓他們監控在飛機導航和引導中高度涉及駕駛艙自動化的模擬例行飛行。

以前的研究已經表明,監控計算機——只是坐着不動盯着數碼屏幕——是一個累人的過程,可能導致注意力不集中。

研究者們髮現,在模擬飛行駕駛艙的情況中也是這樣。

加州大學的Jonathan Schooler說道:“我們的研究確實表明,警惕對人類來說是一項非常困難的任務,長時間不間斷監視會令人精疲力竭。”

也就是說,在人機混合操作的這種操作模式中,人類飛行員出現工作失誤,是一件極為正常的事情,不出現失誤才是不正常的…

而在這時,如果係統出現了一個突如其來的錯誤,飛行員們一定可以立刻做出反應,避免釀成大錯嗎?

可惜,結果是否定的。

研究者們建議,最好是把監控計算機工作的任務交給…其它計算機。

這就讓人們不禁去想,人類是否應該退出駕駛艙…

根據《創見》的說法,2013年,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支持了上述實驗,NASA表示,新一代輕型噴射機降只采用一名駕駛員的單一駕駛模式,但這樣一樣會增加飛行員負擔,NASA的最終目標是——沒有駕駛員。

這個決定聽上去非常荒謬,如果沒有駕駛員,坐飛機和騎鳥有什麼區別?

但是,所有飛行研究者都承認,飛行員從兩人減少到一人只是一個中間步驟,最終的目標就是沒有飛行員。

研究者表示,電腦在短時間內對外界變化做出的反應明顯優於人類,這些變化當然也包括了其它電腦產生的變化。

譬如上述的“人類檢測電腦係統”試驗,若是用電腦監測電腦,任何係統意外都可以被瞬間解決,因為人眼和人腦之間的溝通速度是永遠比不上,傳感器和處理器之間的傳輸速度的。

這一切聽起來就像是天方夜譚,但是真正的無人駕駛飛機早已悄然來到了我們身邊。

如波音 787 和空客 A350 都已經配備了飛行控制計算機係統,這些機型所擁有的計算機控制飛行係統已經為實現無人駕駛技術打下了前期基礎。

在過去,一旦出現了緊急狀況,為保證飛機安全,飛行員需要根據電子屏幕上的提示進行一係列操作,而現在,這些都不用飛行員操心,誰提出來的建議誰解決——計算機會自動將這些任務完成。

但是有時候,情況又恰恰不是這樣…

我們人類在對不相關事宜進行判斷時,無疑是要優於計算機的。

2009年1月15日,著名的哈德遜河迫降就歸功於Chelsey Sullenberger機長的正確判斷,正因為他正確的選擇,將空客A320成功迫降在哈德遜河上,才避免了飛機的碰撞事故。

Chelsey機長就是後來名聲四起的:薩利機長。

1989 年 7 月 19 日,美國聯合航空的機組成員在愛荷華州的蘇城將他們因為中心髮動機爆炸而半殘廢的麥道 DC-10 飛機成功迫降,在那個緊急關頭飛機的飛行控制係統已經完全用不了。

人類飛行員的選擇再一次拯救了整個飛機的乘客。

然而目前,飛機駕駛模式似乎面臨這一個窘境,廣為應用的人機混合駕駛模式意外不斷,電腦已經強大到人類無法掌控的地步了,另一方面,“無人駕駛”飛機也有着各方面隱患,就現在來看,將無人飛機作為客機送上天依舊只是一種設想,無論如何,駕駛艙內還是會塞滿飛行員的。

人們依舊在尋找一種最安全的駕駛模式,不過,如果真的出現了這種沒有駕駛員的飛機,妳敢坐嗎?

本文二維碼:
 
 
確認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