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聞
 澳洲旅遊
 酒店預訂
 特價門票
 澳洲生活
 澳洲移民
 澳洲論壇
 澳洲同城

澳洲華人自述:我在澳洲開車遇到的潛規則

1、直行讓拐彎

有一次下班的時候,我順路去傢裝商城Bunnings買了個屌絲洗車必備的小塑料桶,開到停車場出口,卻髮現出不去。

原來,我需要左轉才能開出去,而前面的橫馬路停滿了等紅燈的車輛,從左邊的十字路口一直排到了右邊的十字路口,估計有五百米。

若在國內,考驗司機油門刹車掌控力的時刻就到了,必須恰到好處地一點點向前挪進,然後找準時機和空隙完美插入,贏得這場強暴和反強暴的遊戲。

眼見前方綠燈亮起,車隊開始一輛輛緩緩起步,我車頭左前方的車子後面留出一點空檔。正當我摩拳擦掌作勢慾插的時候,右邊的車子居然沒動,美女司機朝我揮揮手。

像我這種向來不解女孩風情的肢體語言文盲也瞬間懂了:她是在讓我先走。

從那時候起我才知道,在澳洲“拐彎讓直行”並不是我從前理解的放之皆準的鐵律,“直行讓拐彎”也是十分常見的。

這條潛規則應用的一般場景就是像我這次一樣,若是堅持讓直行車先行,可能要等到天荒地老,所以後面的車子主動讓我插隊,她損失的可能也就是那幾秒的時間。

那如果我後面還排有停車場出來的車怎麼辦呢?她會繼續讓麼?默認的規則是,每輛直行車只讓一輛拐彎車。我插隊以後,美女司機也就起步跟上了,排在她後面的車會繼續讓排在我後面的車。

在澳洲開車還經常會遇到並道的情形,如果交通擁堵、車速緩慢的時候也是一樣,左邊的車並非一定要讓右邊的車先走,右車會主動留出空擋讓左車並入。左一輛、右一輛、左一輛、右一輛,打世界盃小組賽最後一輪都不可能這麼默契。


2、緊急車輛

又有一次,我開在了一條很窄的路上,同一方向的只有一條車道,旁邊也沒有常見的停車帶。正好車輛也十分擁擠,車速異常緩慢猶如蝸行。

這時,開在我前面的兩輛車突然開始靠邊。我看了一下,前方並沒有左轉的路口,但他們還是向左靠去,然後停了下來。

面對這樣離奇的舉動,我一下子呆住了,難道我的車上貼着“回避、肅靜”的牌子,他們意識到要“讓領導先走”?我一個英文都說不利索的新移民,何德何能當得起如此大禮?

要知道,這條路真的很窄,如果我接受他們的“好意”超車前去,勢必要越過右邊的中心實線,有撞上對面來車的風險。

那兩輛車見我不動,可能以為自己沒有禮讓到位,所以繼續一點點地靠邊,靠了一次又一次,似乎左邊的馬路牙子產生了神奇的引力,正在把它們吸過去。

正當我猶豫是否應該心安理得享受這樣的天降特權的時候,後面傳來了“滴度滴度”的聲音。這時我才意識到,跟在我後面的是一輛救護車,我前面的兩輛車是靠邊讓救護車先走!

所以,我連忙跟他們一樣,把車子盡量靠邊,讓救護車通過。想必是救護車本來不用菈響警報,見我木然不動,才鳴笛示意。

給救護車、救火車和警車讓道當然不是潛規則,但讓我覺得汗顔的是,為何我前面的車都感知到了救護車的存在,而我對近在身後的燈光閃爍卻毫無知覺呢?

所以,開在澳洲的路上,必須對緊急車輛保持高度敏感,隨時準備讓行,否則耽誤的可能就是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3、限速

我要寫的最後一次經歷最為簡單,沒有第一次的一驚一乍,也沒有第二次的愕然失措。但當時那種震撼,直到現在都覺得太不真實,猶在童話之中。

那時我是開在一個風景如畫的郊區,路旁林木高聳,映在一汪水草豐美的湖中。

五十公裹的限速,車輛也並不多,但我髮現前面有幾輛車停在了路當中。那裹沒有紅綠燈,不是任何一種交叉路口,也不像是有人行橫道線。

莫非是髮生了事故?但是那幾輛車都是整整齊齊地排着,沒有靠邊,也沒有人下車查看。後面跟上的車也都是老老實實排在後面,沒有一人鳴笛抗議。

這些車中間有普通的小轎車,有豪華的敞篷車,也有威猛的越野車,但這時候似乎都成了安安分分排排坐的小朋友,一聲不響等着老師分果果。

直到開近我才看到,最前面那輛車的前方,正有一排小鴨子一搖一擺地過馬路,一只跟着一只,對身旁馬達聲轟鳴的龐然大物們視若無物,就像是澳洲街道橫道線上總是那樣氣定神閑走路、不怕被車子撞飛的行人。

馬力再強勁的髮動機,在這些弱小得不堪一擊的生物面前,都收起了那不可一世的風頭,低下頭顱靜靜地行起了注目禮。


最後,此後,我一直在想,螳臂當車當然是不自量力,但倘若在一個社會裹,車子都願意為螳臂主動停下車輪呢?

本文二維碼:
 
 
確認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