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聞
 澳洲旅遊
 酒店預訂
 特價門票
 澳洲生活
 澳洲移民
 澳洲論壇
 澳洲同城

Coles要大力擴張便利店,澳洲超市的大戰打響

在上週Coles母公司西農集團(Wesfarmers)的策略日上,有一些要點容易被錯過。

這些要點被埋藏在給投資者髮放的文件的第58頁,所以人們看不到也可以理解,特別是考慮到所有新聞報導都集中在Target要關掉五分之一門店的消息上。

不過,它可是白紙黑字寫着的:Coles計劃開設大量便利店,面積比現在的超市要小得多。

零售分析師表示,有一傢零售商可能會受到Coles新計劃的嚴重影響,那就是本已步履維艱的IGA。

這傢澳洲第四大連鎖超市(幾年前Aldi就已排在市場第叁位)已深陷痛苦,最近剛宣布一筆3.52億元的減記,並遭遇旗下超市的“造反”,而且疏忽大意的是,它的首席執行長被Coles挖走了。不過該公司稱,他們對未來有積極的計劃。

在上週四的策略更新中,即將離職的Coles首席執行長John Durkan指出,該超市將在今年晚些時候分拆成一傢獨立於西農之外的上市公司。

Coles提出的舉措包括,增加自有品牌的數量,向每日低價的方向髮展,在超過1000個地點推出“點擊提貨”服務(包括門店和街道寄物櫃)。 然而,讓人驚訝的是新的商店模式。

Durkan向投資者表示:“我們正在開髮靈活的商店藍圖,使我們能夠在市中心地區用更小的業態來填補門店網絡的空白。這些小型業態是為了把握健康飲食和提高便利性的消費者趨勢。”

“瘦身的巨人”

昆士蘭科技大學零售專傢Gary Mortimer副教授在接受news.com.au采訪時說,超市連鎖店需要在一些城區瘦身,以擴大市場。

“我把它們稱為瘦身的巨人,也就是大公司縮小店鋪規模,以進入那些高端城區。傳統超市面臨的一個挑戰就是,妳受到土地供應的限制,很難進入住宅不斷增長的那些城市邊緣地帶。超市的這個舉動肯定是為了佔領一些零售銷售。”

他提到,Woolworths已經率先行動,迅速髮展了一批小型門店。這些Metro商店的面積約為600平方米,比普通超市小四倍。

“Woolworths顯然已經搶佔先機,試着推出了Metro商店,所以Coles會想說,‘我們可能錯過了機會’。”

事實上,在墨爾本CBD,Woolworths有10傢店,其中8傢是Metro商店,而Coles只有3傢。

IGA“處境危險” Mortimer表示,Coles的新業態可能類似於Woolworths的Metro店,專注於即食餐和新鮮食品。

隨着Aldi在商場裹蠶食大超市的市場份額,小型門店還不在這傢德國巨頭的攻擊範圍內。但Coles和Woolworths進入了另一傢食品雜貨商的“領地”。

Mortimer說道,“在這類商店上,它們面臨的最大競爭對手是Metcash及其Foodworks和IGA業務。IGA通常開在住宅樓的底層,大多數人為了方便願意多付錢。如果Coles和Woolworths進入小型業態,它們既能提供便利,又能提供和超市一樣的價格。”

他認為,IGA在幾個方面都“處境危險”,因為它的經營方式比較特別、一定程度上有些笨拙。Coles、Woolies和Aldi都有自己的配送中心和門店。

IGA不一樣。澳交所上市公司Metcash持有IGA商標名和配送中心。但這些商店是獨立的。所以妳會看到很多聯名商店,比如“IGA Romeo’s Foodhall”,而不是簡單的叫“IGA”。

“他們的批髮模式行不通,價格沒有競爭力,”Mortimer說道。“Metcash先批量采購,然後賣給加盟商,從中賺點利潤,加盟商再賣給消費者,也賺點利潤,最終加盟者根本沒法打折。”

IGA遭受多重打擊

Coles的舉動對Metcash來說再糟糕不過了。最近其首席執行長Steven Cain跳槽到Coles,而且越來越多加盟商直接從廠傢采購產品,繞過Metcash的倉庫。

這週Metcash宣布,它的2018年利潤很可能會被3.52億元的減記抵消,主要是由於最大的IGA加盟商Drakes告知Metcash將獨自運營,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

Drakes超市可不是什麼小蝦米。它在南澳有50傢店,但新開的店幾乎不再放上IGA的logo。失去Drakes的合同,Metcash每年將失去2.7億元,盡管首席執行長Jeff Adams表示,分析師們“過於悲觀”,該公司擁有光明的未來,他們很快就會公布計劃。

本文二維碼:
 
 
確認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