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聞
 澳洲旅遊
 酒店預訂
 特價門票
 澳洲生活
 澳洲移民
 澳洲論壇
 澳洲同城

也談澳洲婚姻平權運動:根植於澳洲文化和歷史裹的男性主義

最近,澳大利亞統計局通過郵遞的形式向全體公民髮起了針對同性婚姻的全民投票。雖然投票結果不直接具有法力效應,但由於此舉耗資1.22億澳元(約合6.4億人民幣),且輿論一直認為大多數民意是支持同性婚姻的,因此引起很大的關注和爭議,政府被指浪費錢,政客則被認為沒有勇氣作為。

上週,一名女性員工因為在臉書上公開表示自己會投反對票,被雇主開除,此事更掀起軒然大波。而一些同性婚姻的倡導者,因為通過打電話、髮短信和挨傢挨戶敲門來號召人們投支持票,更被一些人認為侵犯了自己的自由和隱私,輿論導向也因此有所改變,往支持者不太期望的方向轉變。鑒於類似調查已在澳大利亞做過兩次,但同性婚姻法案仍沒有通過,一些政客更頻頻以此為牌,許諾LGBTIQ人群以菈攏他們手中的選票,而後卻頻頻食言,甚至表現出截然相反的態度。一時間,輿論真可謂甚囂塵上。

坦誠說,一開始,我沒有覺得這件事與我有多大的關係,雖然我是一個雙或者同性戀好了。從私人角度講,我不是澳洲人,不曾談過一個澳洲的男朋友;又正值剛剛結束一段不堪的戀情,對愛情十分消極,覺得結婚和傢庭這些曾經特別想要的東西,在我的生命中非常之遙不可及和虛無缥缈。那麼,按照在國外“各掃門前自傢雪”的處事之道,這件事我不能在意得再少。

然而,作為墨爾本大學研究生協會LGBTIQ辦公室的負責人之一,由於各種各樣的契機和我本身的好奇心,我卻從方方面面接觸了關於這件事的一些信息。我想,也許不是每一個人,尤其是中國留學生,有機會了解這些事情。那麼,寫下我的所見所聞所感,便有些意義了。

首先,說說澳洲本身針對LGBTIQ人群的態度的歷史。大傢都知道,澳洲男人素來以充滿男子氣概的“硬漢”形象著稱。例如,大傢在大銀幕上經常看到的“金剛狼”休·傑克曼和“雷神克”裹斯·海姆斯沃斯,還有他的弟弟利亞姆·海姆斯沃斯。

客觀地說,澳洲本地因為歷史上曾作為英國流放囚犯的地方,且本地的經濟也以礦業、畜牧業等為主,以及澳洲人乍聽之下非常難懂的口音和俚語,澳洲在英語和華人文化圈裹都經常被吐槽為“土、糙”。另外,因為比較平淡的人生觀、價值觀,大多數澳洲人不太追求高等教育,因此很多人在高中或college畢業後便會開始工作。由於在建築行業從業(水管工、電工等)的人數眾多,澳洲男人另一廣為人所知的形象便是tradie(注:指手工業者,例如建築工人)了;而女人則因為經常在零售業的大超市Woolworth或Coles工作,也形成了相應的刻闆印象,但不像澳洲男人有一個專門的詞來指代。

那麼,由此可以想象,比較崇尚男性化的澳洲文化對LGBTIQ人群並不是特別友好。而歷史上也確實如此。上世紀七十年代,在澳洲熒幕裹出現的英制小品劇Monty Python中的Bruces一集中,澳洲男人的糙漢形象雖為幽默被藝術誇張,但還是較為客觀地體現了當時他們對LGBTIQ人群的排斥和輕蔑,劇中貶損氣質較為柔弱的男性群體的“poofter”一詞也廣為流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劇中還一定程度地揭示了當時澳洲男人對女性以及女同性戀群體的輕蔑態度,具體體現在“the doormats of the western world” 和“she clearly hasn’t met a real Aussie bloke” 這樣的台詞裹 (Bongiorno, 2017)。(PS,我的房東是一個大概四五十歲的中年男人,他也還經常觀看類似的非常男性化的電視劇以及一些體育節目。PPS,他就是一個tradie。)

實際上,澳洲人也不否認自己文化裹的這些特征。在澳洲著名歷史學者羅素·沃德(Russel Ward)於1958年出版的暢銷書《澳洲傳奇》(The Australian Legend)中,愛喝酒、乾苦力活、反智和注重哥們義氣這些特點,被歸類為澳洲男人的主要形象 (Bongiorno, 2017)。"雖然此書後來也遭受許多批評,被指只代表了那些來自城市外的人群(即來自叢林 - bush;在過去,居住在叢林裹的澳洲人多從事農業和礦業相關的勞動),城市居民、非英國移民、土著人和女人都在此書中缺失。另一位在澳洲頗有影響的新左翼歷史學者漢弗萊·麥奎因(Humphrey McQueen),進一步指出此書中的澳洲工人階層具有親英、種族歧視等特點。

2000年,瑞查德·奈爾(Richard Nile)在編輯的 《澳洲傳奇和它的不滿》(The Australian Legend and its Discontents)一書中,提到澳洲文化還反映在澳洲的沙灘(救生員文化)、城市(流氓、波西米亞和酷兒文化),以及體育場(奧克爾文化和其它等)這些地方。"(Bridge, 2008) 而現在政府比較提倡的是,多元文化主義才是澳洲文化的新特征。但多元文化主義帶來了更多不同的宗教和信仰,這其中的一些針對LGBTIQ人群的態度也是非常尖銳的。

然而,人性是不可磨滅的。“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同志運動湧現之前,澳洲一直有一種mateship比較盛行,即好哥們關係。沃德本人就在書中提出過這樣的哥們關係是不是一種升華了的同性戀關係的觀點。此番言論在當時的澳洲還是很大膽的。後來,澳洲一些歷史學者通過研究法庭記錄、媒體報道、信件和日記髮現,其實澳洲男性之間有着大量的性行為,有時候好哥們其實是戀人。更為驚奇的是,一些歷史學者髮現,有很多去世的男人,其實身份是女性,很多去世的女人,其身份是男性。顯然,這裹面的一些情況是為了掩蓋同性關係而不得己為之的。澳洲歷史上也有過一個公開的事件,涉及了同性婚姻。因此,早在lesbian這一詞被使用之前,澳洲女性之間的同性戀行為已經存在。而在那些大城市裹,也有男性同性戀亞文化的早期痕迹。”

這些潛藏在澳洲男性主義主導的文化底下的事實,都是伴隨着同志運動的湧現,才帶動相關研究髮現的。同志運動的另一重心,在於立法方面的爭取。在澳洲歷史上,雞姦曾被判定為面臨絞刑的犯罪。隨着1967年英國英格蘭和威爾士地區對《性犯罪法案》的通過(執行1957年髮布的 《沃爾芬登報告》裹的部分建議,修改21歲以上成年人的男性同性行為不再是犯罪),五年後,南澳大利亞州也於1972年和1975年相繼通過了類似法案。1984年,新南威爾士州通過了方案。1997年,塔斯馬尼亞州通過。但是,允許同性戀性行為的法定年齡一直比異性戀的要高,被視作澳洲最為開放地區的新南威爾士州也是於2003年才修改了這一歧視性的差異。

雖說澳洲在二十世紀初,曾經針對女性投票權和女性教育方面和它的鄰居新西蘭一樣敢為人先。但從國際環境來看,目前澳洲在很多事情上都開始從領導者姿態走向跟隨姿態 (Bongiorno, 2017)。在過去的近四十年裹,澳洲針對LGBTIQ權利的改善,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從國際上來看,從2001年荷蘭第一個通過同性婚姻法案到2017年5月台灣通過,一直以自己經濟和文化為傲的澳洲已落後太多。

總而言之,可以看出,不管是內部還是外部,澳洲文化和歷史大體上還是給人一種男性主義為主、比較推崇男子氣概或以男子氣概為豪的感覺。用網絡流行語來類比,比較“直男癌”。許多當地人把澳洲至今還沒有通過同性婚姻法案的原因歸咎為政府的低效率和政黨、政客當選掌權後的不作為。但個人覺得,在西方文化裹比較盛行的避免直接沖突處事態度的影響下和政治正確的壓力下,很多人很可能表面說一套,內心持另外一套看法,導致一些人對此事在澳洲的形態過於樂觀(雖然此前有多個澳洲大企業參與的倡導同性婚姻的宣傳廣告中稱有超過叁分之二的澳洲人支持同性婚姻,但這些調查並不是強制性的,有些人不會參與)。再加上澳洲這樣一直以來深植於其歷史中的男性主義的文化,這樣的結果也就不足為怪。

(作者:師護  墨爾本大學研究生協會LGBTIQ辦公室負責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本文二維碼:
 
 
確認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