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聞
 澳洲旅遊
 酒店預訂
 特價門票
 澳洲生活
 澳洲移民
 澳洲論壇
 澳洲同城

人物,澳洲第一位女飛行員:Nancy-Bird Walton,飛機和機場都以她的名字命名

近日,悉尼第二國際機場宣布,將以澳洲第一位女飛行員的名字:南茜-伯德·沃爾頓(Nancy-Bird Walton)來命名。

新機場位於西悉尼巴吉裹斯溪(Badgerys Creek),耗資53億澳元,預計將於2026年投入使用。

Nancy-Bird Walton是澳洲第一位女性飛行員,是澳洲最偉大的女性之一,而她的人生也十分的精彩。

Nancy-Bird Walton


1915年,Nancy-Bird出生於新州中北海岸的基尤(Kew),她雖然體型嬌小(身高不足5英尺,約1.52米),但卻擁有遠大的志向。

1932年,17歲的Nancy,在飛行學校學習飛行駕駛,師從航空先驅——查爾斯·金斯福德·史密斯(Charles Kingsford Smith)(沒錯,如今的悉尼國際機場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他是澳大利亞早期最有名的飛行員,被譽為當時最偉大的飛行員,曾在1928年從美國駕駛飛機橫渡太平洋,到達澳大利亞,成為完成這項壯舉的第一人,以後有機會我們再來詳細了解他~)

Charles Kingsford Smith


當時,他剛剛在馬斯科特(Mascot)創立了一所飛行學校,Nancy-Bird是他的學生之一。

兩年後,Nancy-Bird拿到了飛行執照,靠父母的資助買了一台單引擎德·哈維蘭“虎蛾”式雙翼機(de Havilland Gipsy Moth)。

她和一位好友將這架飛機用於飛行表演。

獨立飛行200多次後,她拿到了商用飛行執照,成為了首位可以執飛商業航班的澳大利亞女飛行員。

1935年,Nancy-Bird開着自己的飛機和好友一起飛遍了澳大利亞。

她為沒見過飛機的人們組織過觀光飛行——乘客沒見過飛機,自然更沒見過女飛行員。

在一次飛行中,Nancy-Bird認識了斯坦利·德姆穆德牧師。

這位牧師鼓勵她去新南威爾士州內陸地區提供空中醫療服務。

於是從1935年起,Nancy-Bird開始為非盈利組織“Royal Far West 兒童健康計劃”服務,負責運送病人和護士。

1938年6月的Nancy-Bird


剛開始時,她使用的是自己的那架“虎蛾”式飛機,後來又買了一架裝備更齊全的飛機,以便能進入更偏僻的地區。

Nancy-Bird駕駛着飛機將無數醫生和護士送往內陸地區,為兒童和女性提供醫療服務。

在受幫助的孩子和傢長眼中,Nancy就是他們的“守護神”。

她的敬業精神和救死扶傷的態度感染了無數民眾,大傢都稱她為“內陸天使”。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Nancy成為了澳洲女子空軍訓練團的指揮官,戰爭結束後,她與英國人Charles Walton結婚,成了Walton夫人,他們婚後育有兩個孩子。

1950年,Walton夫人成立了澳大利亞女飛行員協會(AWPA),在協會座右銘“天空無際”(Skies Unlimited)的鼓舞下,如今已有550多位各個年齡層的女性會員,她們互相支持、共同進步,努力成為Walton夫人的繼承人。

Walton夫人一生獲得了無數榮譽:

1966年,她被授予大英帝國官佐勳章(OBE);

1990年,她被授予澳大利亞勳章。

她還得到過耶路撒冷聖約翰勳章。

1997年,她被澳大利亞非盈利組織National Trust ofAustralia授予“澳大利亞活國寶”的稱號。

2008年,Walton夫人獲得了一項特別榮譽:

澳洲航空將其首架A380飛機命名為“Nancy-Bird Walton”。

“我們很榮幸能將我們的首架A380飛機命名為Nancy-Bird Walton,我們會帶着她的名字邁向未來。”

澳洲航空首席執行官阿蘭·喬伊斯表示,“Nancy-Bird Walton有着無窮無盡的能量,她有勇氣,有遠見,為女性在航空領域爭取了一席之地。這些都是澳大利亞人最優秀的品質。”

澳洲航空首架A380“Nancy-Bird Walton”號


Nancy-Bird Walton女士於2009年去世,享年93歲。

對於新機場的命名,總理莫裹森表示高度贊同,他稱“Nancy-Bird Walton機場”這個名字是一個“鼓舞人心和自然而然的選擇”。

Walton夫人的孫女、48歲的Anna Holman表示,整個傢族都因以祖母的名字命名新機場而倍感榮幸。

Anna Holman最深刻的記憶,就是在她五歲時被奶奶帶上飛機,親身體驗過“空中雜技”。

“我記得當時她帶我們去飛行,在空中她把飛機顛倒了,我就驚呼‘您在做什麼’,那是一次很棒的經歷,但也確實挺刺激的。”

總理莫裹森與新州州長貝麗吉克蓮與Nancy-Bird Walton的傢庭成員合影。(Mark Kolbe/GettyImages)

本文二維碼:
 
 
確認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