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聞
 澳洲旅遊
 酒店預訂
 特價門票
 澳洲生活
 澳洲移民
 澳洲論壇
 澳洲同城

99%的人都不知道!在澳洲這樣做會讓人壽保險自動作廢

塔妮娅(Tania Wenn)的前夫和她孩子的父親巴裹(Barry)在2015年自殺身亡,讓她深受心理創傷。

為了應對巴裹的死,塔妮娅決定去看心理醫生,並在短時間內服藥。

不久之後,她投保了一份人壽保險,因為她現在是兩個孩子的唯一監護人,她希望確保自己的財務狀況井然有序,並確保如果有什麼萬一,傢中不會蒙受收入損失,而她的孩子們也將獲得照顧。

但這傢保險公司告訴她,人壽保險不涵蓋任何與心理健康相關的各種疾病,例如壓力和焦慮。

塔妮娅是一名律師,她認為這樣的規定很不公平,並提出了這一點。

保險公司告訴她,如果在這段時間內她沒有進一步的心理健康相關症狀或治療,它將在兩年內審查她的政策。

“他們只是說,如果我尋求任何形式的幫助,無論是谘詢,心理援助,藥物治療,還是我未來兩年會出現在病歷上的任何事情,那麼我的保險就自動作廢了。”塔妮娅說。

“但他們實際上應該表揚我舉手求助,因為從長遠來看,這將有助於我延長生命。”

心理健康組織對民眾披露的,保險業阻止人們尋求心理治療的舉動感到震驚。

SANE Australia副主席布蘭查德說(Michelle Blanchard)表示:“精神疾病的本質是,它通常是偶髮性的,而且需要時間才能讓人們真正恢復健康,武斷地設定一個截止日期,然後決定人們的保險是否有效,這實際上是非常有害的。”

心理健康是澳大利亞人看傢庭醫生的首要原因,而醫療保險數據顯示了這種變化有多大。

澳廣建模的數據表明,在過去四年中,圍繞心理健康的傢庭醫生預約增加了30%。

SANE Australia的立場是,現在是時候保險業與社區情感保持一致,並取消對心理健康疾病的全面排除。

布蘭查德博士說:“我們非常強烈地認為,這些排除需要全面消除,因為每個人的心理疾病和生活經歷都不同。”

而主動尋求心理支持應被視為“資產而非赤字”

布蘭查德博士表示,保險公司應該關注申請人的背景以及他們的生活中可能髮生的事情,然後再將其排除在保險範圍之外。

“而不是簡單地問,‘妳有沒有去看過心理健康專業人士?’,[他們應該]讓人們有機會說出原因,無論是圍繞關係谘詢,悲傷谘詢,還是復雜的精神疾病。”

代表人壽保險業的金融服務委員會(FSC)堅持其成員正在進行改革。

FSC的柯文(Nick Kirwan)表示,該行業正在修訂行為準則,將更好地為消費者服務。

他否認許多保險公司會把接受過心理健康治療的會員排除在外。“不同的保險公司對風險的評估不同,並會提供不同的條款。所以,如果您不確定,請谘詢顧問,而不要直接接受對方提出的條款。”

本文二維碼:
 
 
確認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