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聞
 澳洲旅遊
 酒店預訂
 特價門票
 澳洲生活
 澳洲移民
 澳洲論壇
 澳洲同城

超市裹的蔬菜不用洗直接入口吃!澳洲的食品真的安全嗎?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

中國人到了國外,說得最多的也是飲食習慣和食品安全的話題。

但是在食品安全方面,澳洲就很有說頭了。

澳洲的食品安全到底表現在哪些方面?今天生活在澳洲的筆者就給大傢展示一下。


1超市裹的蔬菜不用洗

在澳洲可以經常看到老外中午去超市買一袋生菜或者混合型蔬菜沙菈,打開直接就吃了。

剛開始我還會大驚小怪的,問他們為什麼不洗?他們反而覺得奇怪:為什麼要洗?

我接着解釋道:因為這蔬菜上面還有農藥、肥料,這都是化學物質啊,一定要洗過才能入口!老外朋友笑着說:“這種超市裹賣的可生吃的蔬菜都是能直接入口吃的,這是超市的標準,絕對不會有任何有害物質,放心吃吧!”


2餐廳的廚房不神秘

說到餐廳的廚房,想起來之前聽到過的一個說法:如果還想吃下這頓飯,千萬別去廚房看。

在澳洲這點是不存在的,不知道是設計的問題還是什麼原因,澳洲很多餐廳的衛生間都在廚房的後面,就是說如果妳想上衛生間,就必須要經過廚房。

我經過過好多傢餐廳的廚房,都非常乾淨、整潔,也沒什麼異味,後廚的人都有統一的着裝,比想象中的乾淨多了。剛開始我還不好意思直勾勾的看,後來每次經過都仔細看看,全程無槽點,吃得更放心了。


3水龍頭裹都是直飲水

在澳洲,幾乎所有的水都可以直接飲用。在某些偏遠的地方,如果這個水不能喝,會有明確的標示,平時渴了就用盃子直接在水龍頭裹接着喝就可以了,室外也有許多直飲水的水龍頭,水質感人。


4海鮮也可以直接入口

去過悉尼海鮮大市場的華人應該都見過那場面,一打比拳頭還大的生蚝接過來,擠上點兒檸檬汁,直接就吃了。

生蚝、叁文魚之類的這樣吃也就算了,連蝦也是生吃……我又開始擔心會吃壞肚子,這時隨行的一位朋友說:“在澳洲妳如果真吃壞肚子跟中彩票差不多,出售導致妳吃壞肚子的商傢能賠妳一套house的錢,絕對重罰!”


5所有進口食品都必須使用詳細的成分表

華人在國外還是離不開那些我們最愛的食物和調料,比如以下這些:老乾媽、醪糟、料酒、醬油、八角、南乳汁。

每一個進口的食品上面都必須貼有這樣翻譯過的標簽,否則無法在澳洲市場上出售。這些小標簽的內容都會接受獨立的第叁方檢測,全部合格以後才能出售。


為了保證食品安全,澳洲做了什麼?

澳洲的食品安全管控是從土壤開始

筆者的朋友所在的公司是進行森林管理的,在長達幾十年的樹木生長週期中每一道工序所采用的化學物質都需要詳細記錄,作業的時間和空間位置以及各種化學物質的數量精確到克。

這是為了達到行業認證,所有的公司必須滿足這些要求,如未到達要求,就會失去認證,產品在市場上就無法得到消費者的認可,造成直接的經濟損失。


食品標準化運動始於113年前

澳大利亞在1901年1月1日,宣布獨立,結束了英國殖民統治。四年以後,1905年,澳洲頒布了《維多利亞純粹食品法》(Victoria Pure Food Act 1905 No.2010),這是最早的一部比較全面的食品法。

在經過接近100年的髮展歷程以後,2000年12月,《澳新食品標準法典》頒布,在2002年12月起全面執行。從這個法典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它不僅適用於澳洲本國,在新西蘭也同樣適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澳洲的乳制品,乳制品行業在澳洲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並擁有較長的歷史,目前每年產出牛奶一百億升左右,安全級別達到了世界最高標準,甚至被稱之為“黃金奶源帶”,對奶制品的管控非常嚴格程度可以用“苛刻”二字來形容。為了保證每一滴牛奶都是世界頂級的品質,澳洲政府制定了一些列乳制品監管制度,這些制度在一直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乳制品從牧場的草抓起。澳洲牧場的草一般情況下是以紅、白叁葉草籽兒和黑麥草籽兒混播,這種方法使牧場的草量能在一年四季均衡的生長,充分的滿足了奶牛食草的需求。牛群食用的牧草絕對禁用除草劑和殺蟲劑,有效的防治了有毒化學物質浸入土壤,進入到食物鏈,最終對食用奶制品人群造成身體損害。

對於出口到國外的乳制品,每一罐都需要按規定送至澳洲本地的獨立第叁方實驗室進行監測,合格以後方可出口。這所有的環節,從奶牛場到消費者整個供應鏈都可追溯,因此可以說是非常的安全、透明,讓人擁有滿滿的安全感。


控制汙染源入境

澳洲的食品來源主要分為進口和本地生產,對於進口食品的監管非常嚴格。

進入澳洲的時候,隨身攜帶所有的食物和植物種子都要申報經常會讓初次訪澳的華人措手不及。我們華人到哪裹都習慣隨身帶一些吃的,外出旅遊也好,學習也好,傢鄉風味總會帶上一些,但是來澳洲就真的只能舍棄這些了,不過本地的華人超市基本上都能買到。

首先肉類是絕對不允許帶進澳洲的,這些食品還包括: 乳制品、含蛋的食物、蔬菜水果、堅果、種子等等,如果髮生隱瞞不報的情況,不但會被當場全部沒收,還會產生罰款,金額從220刀至6.6萬刀不等,更嚴重的會被監禁。

由澳大利亞聯邦和地方監督機構、農場主和澳大利亞奶制品組織合作推行的“全國奶制品安全規範準則”,對牛奶飲用前的每一個環節進行了詳細的規範和指導。例如,在牛進入農場前,必須確保牛的健康、牧草和水源乾淨,喂養和灌溉係統安裝完畢,並得到當地食物安全局頒髮的運營資格證。


違規的代價是什麼?

澳洲的食品法規在執行層面是毫不含糊的,所有的違規處罰條例都寫得一清二楚,一旦觸犯商傢很快會被查處,並收到天價罰單。

位於西澳珀斯的Rockingha市,曾經向麥當勞開出過一張高達20萬澳元的天價罰單!原因是在麥當勞店內被髮現有違反食品儲藏標準、店鋪清潔條例的情況,緊接着又被髮現有“在店內喂養動物和寵物”的行為。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澳洲對食品安全的標準極高,天價罰金向澳洲社會傳遞了明確的信號:對任何食品安全問題采取零容忍的態度。

科廷大學(Curtin University)衛生政策教授Mike Daube曾經說道:“食品安全說公共衛生的核心,所有餐廳經營者必須明白他們的首要工作是保證消費者的安全。任何違反規定的人,特別是屢教不改的人都將為視消費者生命為兒戲的行為付出沉重的代價。”

所以,在澳洲,食品真的很安全,只管放心的吃吧!

本文二維碼:
 
 
確認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