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聞
 澳洲旅遊
 酒店預訂
 特價門票
 澳洲生活
 澳洲移民
 澳洲論壇
 澳洲同城

孩子不善表達,我們該做什麼?

我們總是忙着為孩子補點這個課報點那個班,總怕還缺點什麼沒學到,被別的孩子超越。我們忙乎了一大圈,可是其中最該關注的是在情商領域,孩子如何盡早學會髮揮人際首創影響力。

“有一個與兒子同齡又同班的孩子,每次約着出去玩,無論是玩什麼、買什麼甚至是點個兒童套餐,兒子都會聽別人的意見。朋友說,這說明我傢兒子在人際交往方面缺乏主見。”


是否妳的孩子也有以上類似的表現?這是否就該斷言孩子缺乏領導氣質和天賦?


孩子的順從常讓父母擔心孩子沒有主見、缺乏自信。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可以是多樣的:


1、對因氣質造成的,應接受孩子的這種個性,不要流露出“妳真沒出息”這類情緒。要慢慢引導孩子樹立自信心,激髮其競爭意識,鼓勵他在集體中大膽說出自己的意見。   


2、環境影響的因素,在澳洲華人傢庭圈子相對單一,孩子除了學校較少社交活動。我們應該主動為孩子的交往創造條件,如可多和本地朋友、鄰居、同學多互動,增加孩子之間接觸、遊戲的機會。同時還要關注孩子的夥伴群體是否有負面因素,可考慮一方面促進孩子在認知、身體等方面的髮展,另一方面可使孩子進入一個年齡比他小的孩子的群體,遇到問題時鼓勵他帶領小夥伴解決,這樣逐漸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領導才乾和競爭意識,然後再讓他進入與他同齡孩子的群體,他就不會因表現較差、缺乏才乾而自卑了。   


3、傢長教育孩子時要有正確的態度和方法。   (1)培養孩子的自主性和競爭意識。在傢中,孩子的事情讓他自己做,切忌包辦代替,增強孩子自我服務能力;另外,可通過競賽等方式激髮孩子的好勝心和參與競爭的意願。   (3)應尊重自然規律,不要超前教育 ,急於求成。   (4)傢庭氣氛應輕鬆、溫馨、民主,既不要過分寵愛,也不要不聞不問或嚴厲苛責,要多與孩子接觸,並創造條件讓他多與夥伴交往。


當我們查看許多偉大的領袖個人成就和經歷,事實他們中很多人恰恰屬於這類兒童。


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的蘇珊·凱恩曾在TED演講中提到:

世界上70%的成功者都屬於內向且不善交際的性格。


全球首富比爾蓋茨,不善言辭,善於獨處,熱愛研究新技術;


股神巴菲特也曾患幼兒自閉症,盯着一把牙刷一看就是兩個小時;


喬布斯童年的經歷造就了他內斂的性格,信奉宗教,也成就了倡導簡約的品牌理念;


可見,性格內向、不善交際、不善言辭等外在表現並不能成為孩子是否具備領導力的判斷標準或依據。


那麼,兒童領導力的判斷標準是什麼?究竟什麼是兒童領導力?

《兒童領導力》作者艾倫·尼爾森的回答是:

領導力是一個過程,是幫助人們團結在一起完成個人無法完成的事情,而領導者就是讓這個過程髮生的人。


兒童潛在領導能力就是通過特定事件激髮參與者展現在預見,規劃,組織,溝通,決策和貫徹各個階段的潛在天賦。

我們的m53行動小組專為打造這一潛在能力而設計,並在行動的各個環節安排參與者展現領導潛質。在豐富經驗的教練帶領下達至小組行動目標。


閱讀更多https://mate53.com


聯係我們https://acrbc.com.au/2018/01/11/m53申請/





本文二維碼:
 
 
確認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