傢具公司Matt Blatt在2000年還在苦苦掙紮。如今,這個品牌已經成了澳大利亞的標志。但在世紀之交,當時卻是完全不同版本的故事。
經營者亞當(Adam)和黛博菈.德雷克斯勒(Deborah Drexler)在當時只是制造零部件,未能在市場上與中國同類產品競爭。
他們債台高築,所以他們從制造業轉向進口,但銷售業績仍然沒有起色,他們已經瀕臨破產。
情況如此糟糕,亞當甚至在考慮B計劃,如果生意失敗,他都準備開出租車了。
他一直在考慮網上業務,但在與他的會計師會面後,對方給了他一些建議,稱這種想法可能會讓他前功盡棄。
亞當說,“我當時在我會計師的辦公室,看到他有會計師和金融顧問的資質,所以我跟他說我需要建議,我當時在想要轉變我的生意模式,直接通過網上渠道將產品賣給客戶。他認為那不是個好主意,行不通。在2000年的那個時候,沒有人在網上賣東西,即使是當時最大的公司之一亞馬遜,也因為在網上銷售賠錢而噓聲一片。我的會計說我在浪費我的時間,我快要破產了。”
盡管他的會計師髮出不祥的警告,說購物者永遠不會想要在網上買傢具,因為他們無法觸摸和感受這些產品,但德雷克斯勒夫婦決定“冒險一試”,在當時做出了一個算是激進的決定。
不過,盡管消費者們對信用卡詐騙和在網上購買商品感到恐懼,但Matt Blatt 2.0幾乎立刻就“像火箭一樣起飛”。
在接下來的5年裹,該公司僅從在線銷售就獲得了2200萬元的收入。
亞當表示:“當時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棒的決定,它挽救了我們的生意。”
亞當說,那是一次可怕的經歷。
“我們度過了許多不眠之夜,那是一段充滿壓力的時期,但確實透支額在不斷下降。有一個星期一,我看到了一筆18000元,是顯示黑色而不是紅色的,真的非常激動人心!這是一個巨大的裹程碑。”
如今,Matt Blatt的傢具行業已經是無可爭議的領導者,今年迄今為止,在線收入增長了80%,社交媒體收入同比增長2.7%,而沙髮銷售仍是該公司最大的業務。
但亞當表示,澳大利亞更廣泛的零售行業正經歷一段艱難時期,房地產市場的低迷也影響了傢具銷售。
自2000年以來,隨着宜傢等全球企業的出現, Kmart傢居產品係列越來越受歡迎,以及諸如AfterPay等新技術的推出,該行業正髮生急劇的變化。
但他表示,Matt Blatt專注於獨特而稀奇的作品,因此能夠在市場中脫穎而出,擁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小眾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