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聞
 澳洲旅遊
 酒店預訂
 特價門票
 澳洲生活
 澳洲移民
 澳洲論壇
 澳洲同城

悲劇!華人小哥在澳洲打工,不到兩週就慘死!真相令人深思

今年,在維州一共有22人死於工業氣體中毒,最近的一起悲劇就髮生在一位年僅20歲的華人小夥身上

Dillon Wu ,22歲,是一位油罐車生產廠的鍋爐師學徒。

2008年10月4日,吳先生在工廠的一個無人看管的油箱中無人監督焊接,當時,有毒的氩氣從連接到焊接裝置的管線泄漏到密閉空間,最終導致其死亡。

他於上午9點30分開始工作,但在上午10點前死亡,整個過程不到半個小時

事故髮生後,維州工會介入了調查,工會表示吳先生的雇主沒有在工廠配備足夠的安全措施,包括在吳先生開始工作之前就缺乏通風也沒有按要求做空氣測試。

在工作過程中,吳先生也沒有攜帶隨身的空氣報警裝備。工會認為,這起事故的髮生表明維州急需工業事故致人死亡的刑事立法。

因此他們髮起了一項請願書,呼籲將工業事故致人死亡定義為刑事犯罪。

目前只有昆士蘭州和澳大利亞首都地區實施了工業事故的犯罪化。

昆士蘭州議會於2017年10月26日通過了“2017年工業健康與安全立法修正法案”。

新法律規定雇主或高級管理人員在員工在工作場所死亡時可能承擔刑事責任。

許多其他州(包括維多利亞州,新南威爾士州和南澳大利亞州)尚未通過將工業誤殺行為定為刑事犯罪的法案

這意味着工作場所死亡通常只能通過向死者傢屬提供經濟補償來解決。

維州工會表示,工作場所的死亡事故總是可以預防的。

“我們有這些規則和規定是有原因的,而且這裹髮生的事情是可恥的。” 維州工會秘書Tony Mavromatis說。

我們需要追究工廠(AIG)和雇主Marshall Lethlean的責任。

“我們將密切關注調查結果。”

維多利亞工作安全部確認他們正在調查此事件,但在調查正在進行時無法對吳先生的案件作出最終定論。

然而,WorkSafe Victoria的一位髮言人告訴澳洲每日郵報:“今年到目前為止,維多利亞州已有22人因工業事故而死亡。

“雖然這比去年的這個時間少兩個,但是沒有人應該在工作中死亡或受傷。

“WorkSafe將繼續與雇主,工人和社區合作,將安全放在每個維多利亞州工作場所的首要位置。”

19歲的Espinoza-Farfan女士是吳先生的高中同學,在事髮前一週,他們還通過電話,吳先生很高興自己能夠獲得這個學徒的機會,開始新的生活體驗。

“我以為這是個玩笑,”她告訴澳洲每日郵報。

“只有當WorkSafe髮表聲明時,我才知道那是真的。”

“它應該永遠不會髮生。”

目前Espinoza-Farfan正在和吳先生的傢人一起為吳先生尋求正義。

短短半小時,一個年輕的生命就這樣消逝,如果工廠可以做好空氣測試,如果工廠可以提前通風,如果吳先生佩戴了隨身檢測裝備,這些本可以避免悲劇的髮生

可惜……生活沒有“如果”

再多的後悔和抱歉都瀰補不了逝者及其傢人的損失,希望我們的法律能給受害者一個正義的結果,希望這樣的正義結果能夠促使雇主改善雇員的就業環境至少能保證工作中基本的人身安全。

本文二維碼:
 
 
確認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