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聞
 澳洲旅遊
 酒店預訂
 特價門票
 澳洲生活
 澳洲移民
 澳洲論壇
 澳洲同城

澳愈來愈多父母子女對簿公堂只因借錢不還

律師警告稱,越來越多孩子“欺負”他們的父母簽署抵押貸款合同,或者年邁的父母只是在幫助他們獲得現金和投資賬戶。

不斷飙升的房價、貸款機構要求更高的首付以及更嚴格的條款,“父母銀行”(父母借錢給孩子買房)應運而生,在過去12個月裹,父母的貢獻額增加了25%,達到約200億元。

但是,父母這筆資金也引髮激烈的傢庭紛爭和復雜的法律糾紛,父母與孩子鬥,孩子起訴父母和兄弟姊妹,而要解決這一問題,則要經歷曠日持久及代價高昂的訴訟戰。

根據咨詢公司Digital Finance Analytics的分析,父母銀行現在是第10大銀行,比ME Bank、AMP Bank和全球銀行業巨頭花旗集團和彙豐銀行本地分行都要更大。

與此相比,在金融機構中,只付息貸款的總體增長幅度為2%,而還本付息貸款則增長8%。 

霍利特說,許多孩子認為這是他們的“權利”,即拿到一份零商業利率和無條件的貸款,或者是通過“提早繼承”來獲取他們父母的資產。 

“這可能包括在貸款文件上獲得母親或父親的簽名,且不讓他們獲得獨立的法律建議。” 

而這些行為引髮的傢庭糾紛導致越來越多人對簿公堂,時間冗長,代價高昂,法庭必須做出關於借款人和貸款人權利與責任的決定,這些訴訟案導致傢庭破裂,資產被稀釋。

最近的一起案例,布魯賈(Lalanah Brujah)起訴她的兒子沃爾夫(Taras Wolf),她在2001年借給他錢,讓他在距CBD 3公裹遠的墨爾本郊區Collingwood買了一套房。 

沃爾夫是Wolf Architects Australia的一名建築師和老闆,60多歲的母親借給他一共50萬元,她起訴兒子並追討28.9萬元未償還的餘額。 

父母被起訴 

但如果貸款過程變糟,孩子也會起訴他們的父母。最近,西澳最高法院做出裁決,一名父親違反借款條件(未能支付抵押貸款),被令向他女兒支付25萬元。 

由於最初的交易沒有進行適當的記錄導致麻煩不斷,法院必須核查誰做了什麼,或者在什麼條件下向誰支付了什麼。 

“在簽署任何貸款或擔保文件之前,所有各方都應該接受獨立的法律建議,這樣他們才會知道自己的法律義務和權利,”霍利特說。 

“這也提供了一些安全保障,以防父母缺乏能力並被孩子利用,他們並非真正理解自身所面臨的風險。” 

“當然,反過來也是如此–即使在收到建議不給孩子簽署貸款文件的情況下,一些傢長還是會簽,因為他們相信道德上他們有義務這麼做。” 

銀行業皇傢委員會透露,如果不能確保借款人完全了解自己的權利和義務,銀行可能也會受到指責,因為如果孩子無法償還貸款,他們可能會失去自己的房子。獨立財務顧問ProSolution的首席執行長威米斯(Stuart Wemyss)表示,擔保本身並不是件壞事,缺乏獨立建議以及一些糟糕的過程才會導致問題髮生。 

“父母必須了解他們的風險,並確保他們的孩子謹慎行事。這意味着要充分準備好可能的收入變化,更高的利率等等,生活中很少髮生的事情是無法預料的。”

與此同時,一些父母會把首付當作禮物贈給他們的孩子。 

威米斯說,只要父母已經為他們的退休提供了保障,這是可以的。但是父母必須考慮分手/離婚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女婿/兒媳也可以享有這份禮物,在這種情況下,貸款更好。


本文二維碼:
 
 
確認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