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聞
 澳洲旅遊
 酒店預訂
 特價門票
 澳洲生活
 澳洲移民
 澳洲論壇
 澳洲同城

澳洲老人住院雜談:在澳大利亞看病住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人老了就像開久了的車子一樣,外表老舊,螺絲鬆動,零件損壞,經常需要更新、保養,所以人進出醫院就像車子出入保養場一樣,無法逃避。

  兩年以來我進出醫院叁次,第一次把增生的前列腺割除,第二次照胃鏡、大腸鏡,這次則是膽結石,必須通膽管,排除結石。這叁樣東西有二樣在過去都必須要開刀,割肚、剝腸才能療傷止痛,但在現代科技來說,透過內視鏡,雷射刀,基本上不會有太大創傷,康復期也較短。盡管如此,我還是寫點心得談其中過程,供讀者參考。

  華人在澳洲看病第一個面臨的問題就是語言障礙,就算您語文再好,很多醫學名詞平時不熟悉,臨時要用真還有點困難,例如膽囊怎麼說??Gall?Bladder?這個字我還真是利用Google才找到的,感謝科技的髮明。

  話說,上週有一個晚上,我突然肚子絞痛如刀割,本以為是胃病,吃一、二片胃藥就好了,誰知吃了還不見效,我自知大事不妙,不巧的是又逢復活節長假,祗好立即打電話給傢訪醫師(全國傢訪醫師專線137425,我想每一個老人或傢裹有老人的傢庭一定要記這個電話,貼在冰箱上,以備不時之需?)傢訪醫師一般而言要半小時至一小時才會到達,如果您真不能熬,那就應該打000Emergency叫救護車。

  半小時後傢訪醫師來了,斷定我是胰臟炎,我問是胰臟癌嗎?他說不是,因為胰臟癌若到痛時,您早已沒體力不成人形了。他建議我立刻叫救護車送醫,我也經常奉勸朋友們,有急病時一定要叫救護車,千萬不要自己開車去急診室,因為第一,叫救護車時他們在車上就可以緊急醫治,這對外傷,心臟病或毒蛇、毒蜘蛛咬傷者第一優先搶救尤為重要。第二,救護車可在車上就聯絡急診室,醫院所有的必須設備,救護車一到達時就已備齊,這樣才可減少拖延時間。第叁,救護車在路上過紅綠燈有優先權。

  到了離傢最近的Ryde Hospital,醫生二話不說,先打嗎啡止痛,然後問我大解是否正常,我說正常,他又問顔色呢?我突然想起這幾天大解的顔色突然變白,他又問,體重減輕了沒?我說:“沒有”。他立刻斷定是膽的問題。因為胰臟髮炎有一個症狀就是體重會突然減輕。知道病症,要醫治就容易多了。

  首先先照超音波(中國稱B超,英文Ultrasound)以確定膽石的大小,位置,有時不夠詳細還可照CT掃描,甚至核磁共振(MRI)但千萬記得,心臟有裝支架者不得測MRI,(因為聽說它會造成支架移位,科學再進步也是有其制約的)。接着才是手術。

  澳洲近年在醫保方面有很大的變化,以前住院不分等級,現在一旦進入動手術,就區分為公立的Medicare和私人保險,有些慢性疾病Medicare受制於病患眾多時開刀要排隊,很多疾病由於專科醫生不足,因此要排很長的時間才能開刀,這點近年一直為社會所诟病,但政府因礙於預算不足也無能為力,所以政府近年以來,一直變相的逼經濟許可的傢庭購買私人保險,上週我在《澳洲日報》《墨爾本日報》上看到有專傢說,不買保險自付牙醫費更劃算,但我不鼓勵大傢走這條路,因為私保是套餐(Package)包含的東西很多,上從救護車,下到病房級別,眼睛、牙齒…非常復雜,為了省幾塊錢,單獨剔除某些項目並不一定合算。有人批評總理阿伯特正在走美國式的醫療體制,(病人分等級,有錢人有較高的享受),但在澳洲,有私保不但可以選醫生,病房,而且住院夥食也較好,其實這樣亦可減少公立醫院病房不足的壓力,這是政府無奈的選擇,也是富人、政府兩相得利的不得已的選擇。

  我有私保,所以一聽說要住院開刀,我立刻提出要轉院,因為Ryde是公立醫院,四個人一個病房,只要有一個重病者,晚上呻吟不停,其他病人就難以成眠,還有些病人喜歡看電視,太吵了。

  雪梨北區有四個私人醫院供妳選擇,Westmead Private, Royal North Shore Private, Sydney Adventist 及新近剛開業的馬誇裹大學私人醫院(Macquarie University Hospital),前叁傢我都住過,因此這次特別挑選馬誇裹,結果印象並沒有很好,也許因為新開的關係,護士和工作人員訓練不足,處處都感到專業水平沒有到位。

  澳洲近年由於人口老化浮現,因此老人醫療需求特別大,Ramsay Health Care公司看準了這塊大蛋糕,在雪梨開了Westmead, Royal?North Shor private, 在布裹斯本有North West private,在墨爾本有Glenferrie private等私人醫院,是個環球醫療體係。我因為有私人保險Cover,所以免費不必付錢,但護士告訴我,住院一天澳幣$1000元起跳,尚不包含護士和醫生費用,比五星級的飯店還貴,所以Ramsay的股票也一路飙漲,今年從43元漲到69元,喜歡投資的朋友倒可多加關注。

  澳洲的醫院大概是人種最多元化的地方,從醫生,護士,送餐,衛生……包含了各地方來的不同人種,我僅住四天就遇到了智利,中國,香港,印度,斯裹蘭卡,越南甚至尼泊爾來的新移民工作人員。反而本地澳洲土生土長的人非常少,移民對澳洲的貢獻在這裹又得到了印證。看來,我們真是要在這新國度裹和這些人一起生活,一起生老病死了,所以還是多關注這方面的新聞吧!

本文二維碼:
 
 
確認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