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這輩子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她做到了。
日本電視節目上經常出現一位老尼姑的身影,她喝酒吃肉,對偷情出軌高談闊論,無戒不破,卻深受年輕人的喜愛。
她叫濑戶內寂聽,今年已經96歲高齡。
但是年老色馳卻並沒有讓她那顆比20多歲的人還要青春活力的心,在年華中老去。
她對於人生“哲學”的認識,在日本年輕人當中受到了廣泛的喜愛,這自然跟她的傳奇人生經歷也脫不開聯係。
從賢妻良母到偷情出軌
21歲的濑戶內其實和很多日本傳統小女人一樣,即使內心有無數悸動,外表卻恬靜賢淑,將傳統禮教世俗觀念謹記於心。
本名叫做“晴美”的她,當時通過相親結識了丈夫。
隨後與丈夫一同來到北京任教,在眾多長輩和社會的眼光之下,她不失為一個相夫教子的“好女人”。
然而返回日本之後,她卻突然戀上丈夫的一個學生。
心裹藏不住事的她,鬼使神差的向丈夫訴說了內心的猶豫,得到的是丈夫的一頓毆打。
於是某天,濑戶內下定決心和情人私奔,再也沒有回過傢,成了抛夫棄女的“壞女人”。
無論是那時還是今日,社會輿論對她的指責從來沒有間斷過。
但是她自己卻毫不在意。
“戰爭剛結束的時候,之前一直忍耐奉獻的日本女人都忍無可忍了。很多人在當時都為了自己的幸福而出走各地。在當時天下大亂的大環境下,這種事情並不稀奇。”
她的戀愛觀更是能震碎很多人的叁觀。
“要是沒有偷情,這個世界上好多文學名作就不會存在了。戀愛是身不由己的。就像閃電一樣,還沒回過神來就被擊中了。沒有人是想要出軌才去出軌的,喜歡上一個人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戀愛的樂趣就是偷情。”
從子宮作傢到遁入空門
雖然沒多久,她和情人也分開了。
那時單身的她毅然決然來到東京,決定成為一名作傢。
因為書內對於性愛的描寫過於大膽,在當時的社會引起了劇烈爭議,她也成為了“子宮作傢”。
但是51歲年過半百,她髮現現在的生活已經不能再帶給她任何激情了,她再次做出了一件大膽的事——削髮為尼。
“我並不是對人間灰心喪氣才遁入佛門,也不是疲於男女關係。說實話,出傢前我還和好幾個男人交往着。當時的我雖然有工作也有男人,內心卻很空虛。我的生命裹急切地需要某種變數。要是沒有順利出傢我最後可能就自殺了。”
原本她先去了教會想做修女,但是教會不能接受她那些大膽的過往。於是她只好來到寺廟,法號“寂聽”。
但是一席袈裟並不能抑制住濑戶內那顆奔放的心,從前就一直膽大妄為,成為尼姑之後吃肉喝酒戀愛還是從來沒有間斷過。
問及她為什麼這麼做,她笑着回答:“只要在吃的時候把袈裟脫了就行。不過有一次在電視上吃肉時忘了脫,還被寺院的人打來電話罵了。”
愛過、寫過、祈禱過
生活行為上和出傢之前沒有差別,她也依舊出書寫情愛,拿文學獎拿到手軟。
還曾經被天皇授予了文化勳章,但她說:“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得這個勳章。因為我的著作一直以來都是反體制的,這其中自然也包含了天皇制。”
這樣的傳奇“老尼”的故事也被日本人拍成了電視劇,然而濑戶內本人看了之後卻說:“我遇到過的男人可要比電視裹多多了。”
不過當大傢問及她的長壽秘訣,她說可能是51歲出傢之後就再也沒有做過愛的緣故,說完還吐舌頭狂笑不止。
但這樣一位高齡老人自然免不了“生老病死”這種人生必經之路。
四年前,她被查出癌症。
或許真的是因為年紀大了,萬事萬物都看淡了,又或者因為經歷豐富內心無懼,她對癌症這件事表現出了非同尋常的淡然。
“被告知是癌症時我一點也沒動搖。我的母親是50歲死的,父親是57歲,姊姊是66歲。我從來沒指望自己活這麼久,所以對癌症也沒有什麼恐懼心。反倒是社會上的反響讓我嚇了一跳。原來大傢對於癌症這麼敏感啊。”
甚至她還提到,希望自己是在創作的時候握着筆倒在書桌上死去的,因為這樣很酷。
就連墓志銘她都給自己想好了。
“愛過、寫過、祈禱過”
不過治療癌症的過程,還是讓她受盡了苦楚。
“好痛好痛,快到忍受的極限了!”
“今天早上疼到哭出聲了。我只想早點回傢。”
但最讓她難以忍受的還是,躺在床上無法寫作。
出院之後,濑戶內雖然現在寫書的速度已經大不如前,但是仍舊燃燒着生命寫稿子,甚至熬夜通宵也是常有的事。
回到書齋之後,她寫下的第一句話是“老與病”。
這種日本俳句式的叁個字道盡對生命的感悟,勝過千言萬語。
有趣的靈魂萬裹挑一
雖然已經96歲了,濑戶內依舊很注重自己的顔值。
每天敷個面膜。
上鏡化妝要粘假睫毛。
還買了瘦臉儀......按摩頭皮?
甚至她還開通了自己的Instagram,畫風非常符合當下年輕人的喜好了。
而且她不但上節目,還經常看節目,對日本娛樂圈的八卦了如指掌。
所以日本的社交媒體上,P圖大神們對於這位“活寶”也愛不釋手。
隨着年齡增長不斷變老的皮囊和身體是老天給的,但是青春永駐的內心卻是在不斷磨練的人生經歷當中自己鍛造的。
濑戶內說自己最喜歡那段年輕時的歲月,她享受和年輕人在一起的時光,也鼓勵年輕人追尋內心的聲音。
“年輕的時候想乾什麼就盡情去乾吧!妳問我應該乾些什麼?兩件事:戀愛與革命。”
THE END
我們其實不一定100%贊同她的做法,但是她活潑風趣的內心,灑脫的心態,值得敬佩。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像她一樣,96歲之前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