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繳獲的仿冒葡萄酒。(《悉尼先驅晨報》圖片)
據《悉尼先驅晨報》報道,在今年11月髮現1.4萬瓶仿冒奔富(Penfolds)葡萄酒在華兜售後,澳洲葡萄酒管理局(Wine Australia)不得不承認自身無法追蹤到有多少假澳洲葡萄酒在中國銷售。
葡萄酒管理局的法律總顧問特裹格(Rachel Triggs)表示:“我們沒有任何數據,致使這變成天衣無縫的犯罪。要想查清造假的情況如何,難度很高。”
澳洲防僞技術公司YPB研髮了解決方案,即制作了一種專門設計的序列化二維碼,內含嵌入式的隱藏追蹤器。
這個名為ProtectCode的隱藏追蹤器能讓葡萄酒生產商通過掌上型掃描器,跟蹤、追蹤供應鏈中的每一瓶、每個批次的葡萄酒。
在銷售點,二維碼可被任一智能手機讀取。當產品接受掃描時,顧客可體驗到快捷的數字認證過程。若葡萄酒是正品,他們會見到顯示其為真的頁面。若是假酒,則會跳出另一頁面,他們可在該頁面將情況反饋給葡萄酒生產商。
YPB與Accolade達成協議
YPB由休森(John Hewson)於2011年創立,如今已在澳交所(Australian Securities Exchange)上市,市值1119萬澳元。
目前,澳洲葡萄酒產量最大的生產商Accolade已與YPB達成協議,將ProtectCode應用到其格蘭特伯爵(Grant Burge) 葡萄酒中。
休森稱:“這是我們至今為止獲得的最大葡萄酒商機,是YPB的一大突破。它將驗證中國市場對該解決之策的需要。”
中國市場需求高漲
中國市場對澳洲葡萄酒的需求日益旺盛。澳洲葡萄酒管理局表示,截至2018年3月的一年內,澳洲葡萄酒對華出口額增長51%,達到10.4億澳元。
然而中國對澳洲葡萄酒的高需求,也催生了澳洲及亞洲高端葡萄酒的仿冒品。
特裹格稱,澳洲葡萄酒管理局每週都會接到澳洲出口方的來電,他們在電話中表達了對其品牌在華被盜用的擔憂。
她還提到,二維碼在中國愈髮普及,許多中國消費者都期盼在葡萄酒酒瓶上看到有關二維碼。
同時,特裹格表示除了仿冒品以外,中國的山寨品牌也是一大問題。
“造假是對某葡萄酒品牌的完全仿冒。但妳還能看到一些為中國市場所設的品牌,它們顯然是為了在中國消費者中魚目混珠,讓其看上去像是產自知名釀酒廠。”她說:“這些品牌看似澳洲品牌,但相似度不足以引髮知識產權或商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