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聞
 澳洲旅遊
 酒店預訂
 特價門票
 澳洲生活
 澳洲移民
 澳洲論壇
 澳洲同城

那個妳還在追逐的“澳洲夢”,有些人早已經轉身離開

一個標準中產階級的“澳洲夢”是:一無所有地移民到澳大利亞,努力學習考上好大學,找一份不錯的工作,做到一個不錯的位置,拿着不錯的薪水。同時,在郊區買下一棟圍着白色籬笆的別墅,結婚生子,再養一條大狗。交換這個夢只有一個條件:舍得放棄。

可能澳大利亞人永遠不理解,中國人為什麼永遠不滿足,永遠在拼。他們認為,如果沒有更大的野心,其實在澳大利亞還是很安逸的。

但是眼下,審核流程放緩 、過橋簽人數飙升、  留學生擴招關閉。未來,永居還可能需要接受“澳洲價值觀”和英語能力測試。移民政策步步緊收,在夾縫中生存的移民人群,有多少人已經真正實現了自己的“澳洲夢”?“澳洲夢”對他們到底意味着什麼呢?又有多少人放棄“澳洲夢”,重回自己的“中國夢”?


一、多少人在追逐“澳洲夢”

數據顯示,在2016-2017年期間,澳洲移民局髮放了創紀錄的8,411,187個臨時簽證和183,608個永久簽證。

從簽證申請者的國籍來看,澳洲目前最大的移民來源國是印度(21.2%)、其次是中國(15.4%)以及英國(9.3%)

在2000年1月到2016年8月間來澳的永居移民中,約有95,000名中國人通過傢庭類移民計劃赴澳,該比例超過其他國傢。

通過對1000個移民進行調查顯示,撇開大多數人眼中認為的移民的好處,超過半數(55%)的人認為追逐“澳洲夢”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 “澳洲夢”從置業開始

過去,典型的澳洲置業夢是指在市郊擁有一套佔地1/4英畝(1000 平方米)的獨立屋 (通常為單層),還有花園,而後院有可升降的晾衣架和燒烤爐。

而現在,對移民來說,實現澳洲夢的第一步只是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傢。在2000年後抵達澳洲的永久居民中,已有54%的人成為自有房屋業主,這一比例略低於全澳居民65.5%的有房比例。

麥克林德爾研究公司(McCrindle)社會研究人員Geoff Brailey指出,買房對中國移民是最具吸引力的,70%多的中國人到了澳洲,會將多年辛苦攢下的積蓄投進房市。

雖然新移民的數量有所增加,但隨着房價的飙漲,他們中能在澳洲實現置業夢的人口比例有所下降。加上貸款政策趨緊,新移民進入澳洲房地產市場的難度已然加大。

截止2016年的前5年中,新移民的有房比例已在下降。其中,有約35%的新移民買了房,在2011年該比例為40%。從各主要城市來看,盡管新州的新移民數量最多,但新移民有房比例卻倒數第二,為49.5%。北領地新移民的有房率最低,為37.4%。

其中,有近60%通過傢庭或技術簽證移居澳洲並買了房,而人道主義移民中,只有不到叁分之一的人買了房。

主要原因是技術移民和傢庭移民的收入往往更高,從經濟上能更快地實現“澳洲夢”。

人口專傢表示,隨着大量技術類移民湧入房市,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遷入新州和維州,同時推高了當地房價。

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過去的6年中,移民最常定居的目的地是墨爾本,共計12,431人。悉尼是移民第二大聚集地,共有8,780人。同期,大悉尼地區的中位房價為全澳最高,已達1,150,357澳元,所以使得人道主義計劃下的移民們住房可負擔性承壓,不得不搬去偏遠地區。

一些經濟學傢認為,移民已推高了房價和房租,甚至增加了澳洲住房可負擔性壓力。通過推算,預計澳洲每1000名新居民就需要450套至550套新住房。新州也只是剛達到這個水平,每1000名居民有500多套住房。

2016年,有42%的移民依舊在租房,沒有能力實現“澳洲夢”。


叁、移民“澳洲夢”從就業開始

澳洲財政部和內政事務部報告顯示,1995年之前移民澳洲的人員大多是低技能移民,但過去5年來澳的移民新創造了叁分之二(64.5%)的工作崗位。

但是,移民並沒有取代澳洲當地勞動力,生產力委員會(Productivity Commission)研究髮現,2000-2011年間,移民未對本地工人就業有所幫助、但也沒有造成傷害。

薪酬方面,2016年,澳洲移民週薪多為650-999澳元。不過,其中超過四分之一(27%)道主義移民週薪僅為300-649澳元,超過叁分之一(35%)的技術移民每週收入超過1,500澳元。

如圖所示,移民人群在澳洲從事最多的還是服務性行業。那麼華人是否在職場成就了自己的“澳洲夢”呢?

根據2016年澳大利亞“多樣性委員會”研究報告顯示,在澳大利亞,私人公司首席執行官亞裔人的比例只有1.9%,而董事會中亞裔的比例也僅為4.2%。橫亘在華裔乃至亞裔移民與主流社會之間的“職場天花闆”(因不同種族而形成的職場升職障礙)眼看着有越來越厚的趨勢。

根據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一項就業調查顯示,在就業保護政策影響下,華裔平均要比本地的申請人多提交68%以上的工作申請,才能得到就業機會。而即便是被錄用進入公司,要想得到提拔升為高管也是“難如登天”。

這主要因為澳大利亞華人在主流社會的影響力還是太小。澳洲過去的老華僑人數不多,第二代第叁代如果沒有什麼傢庭背景,語言能力差,當個白領已是不易。 而如今一代新移民華人學歷高,英語好,當白領的不少,可是由於短期無法跻身主流社會,進入更高層的去追尋“澳洲夢”的人少之又少了。


四、移民“澳洲夢”從語言開始

從語言交流方面看,在英語達到熟練程度的移民中,技術移民比例最高(92%)。而傢庭類及人道主義類移民,英語達到熟練水平的人數比例較低,分別為73%和66%。

以前,澳大利亞每年接受多達19萬永久移民,盡管他們需要證明自己可以理解英文,但與他們隨行的配偶、子女以及其他傢庭成員並不能理解英文。

多元文化事務部長艾倫·塔奇(Alan Tudge)認為這造成了“令人擔憂的情況”,即“近百萬”澳大利亞人現在都不會說澳大利亞的國傢語言。

2016年,澳大利亞約有82萬永久居民幾乎不會或完全不會說英語,而1981年這一人數則為30萬。

根據Alan Tudge的說法,在一些區,多達叁分之一的人“不能流利或根本不會說澳大利亞的國傢語言”。澳大利亞政府決心確保澳大利亞不會重蹈一些歐洲國傢的覆轍,在這些歐洲國傢,移民被孤立於“平行社區”之中。

現在,澳大利亞政府正在考慮一係列選擇,從為尋求永久居住權的人開設強制語言課程,到設計全新的英語測試。

未來,數以萬計移民“澳洲夢”要從學習語言開始。


五、反移民聲浪起 “澳洲夢” 恐遭扼殺

澳大利亞內政部公布2017-18財年髮放的永久居民簽證數量不到16.3萬,比上一財年減少2.1萬,降幅超過11%,移民接收人數創10年新低。

內政事務部長Peter Dutton表示,政府已經同意並將啟動移民削減計劃,理由是交通堵塞和住房可負擔性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

財政部則表示,澳大利亞移民每增加1%,人們對各類事件的政治敏感度就隨之上升,比如交通堵塞、學校、醫院等其他基礎設施短缺、以及擔憂房價再度高企等。 然而,因為移民人口往往比普通澳大利亞勞動力更年輕,所以從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澳大利亞的老齡人口化問題,但主張削減澳大利亞移民的力量依舊暗流湧動。

那到底削減多少才合適? 沒有答案!

社會研究和方法研究中心的人口學傢Liz Allen表示,一旦人們開始討論人口政策,一個問題就自然出現了:“多少人口才是使澳大利亞可持續髮展的最合適數量?”

她認為, 這個數字是無法計算的。一項政策的出台需要計算經濟,環境和社會的可持續性影響,這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澳洲和其他國傢在農業和貿易等領域還在不斷創新和增長。未來,澳大利亞逐步老齡化,教師、建築工人和醫院工作人員等崗位都需要海外移民。

如今,澳洲正在到自上而下、自官方到民間,對“大澳洲”美好前景進行前所未有的反思和質疑。澳洲移民政策走向,未來可能將更多地取決於各黨派口中的人口政策。


六、多少人轉身離開 放棄“澳洲夢” 

2018年留學白皮書顯示,全球73%的中國留學生計劃完成學業後回國就業。而在澳洲,83%的留學生不選擇留澳,而是離開澳洲,去別處另謀高就。

海外人才平台也髮了報告稱,2017年歸國海外人才預計超過60萬,也就是說,今年回中國的留學生可能比送出去的還要多。

十年前,每送出去七人,僅有一人回國;而現在,每送出去七個,能回來八個。

調查顯示,其中54.8%的海歸回來的首要原因是,中國經濟形勢髮展好。

並不是大傢都在天天盯着中國的GDP,而是生活在國外,妳也會每天聽到China。不管是什麼課程,老師總拿中國出來比例或比較。無可厚非,中國的國際地位已今時不同往日。

以前,在土澳人心目中,中國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傢,和現在的北朝鮮沒差。而現在,坐在悉尼的Uber上,司機尬聊的總是:妳們中國人好有錢。

中國日新月異的髮展讓澳洲人目不暇接: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打印機。在澳洲,才剛剛開始推行無現金社會,在國內,已經不用帶錢包出門了,買個大餅油條也可手機支付。

過去幾年,問那些同齡的海歸,為什麼要回國,聽到的大部分原因如下:

  • 畢業沒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 畢業找到了工作,但工作簽證下不來

  • 還是不太喜歡國外的生活

今年回國後,遇到很多本已在澳洲落腳的海龜,問他們回國的原因,大致如下:

  • 拿到了中方投資,回國創業

  • 看到了繼續在澳洲工作的天花闆,選擇跳槽回國

  • 覺得自己需要更加了解中國,以便日後抓住更多機會

雖然,澳洲依然讓人心馳神往,但是中國同樣也吸引力倍增。

曾經有一篇火遍網絡的留學生演講,將對西方世界的追求描述到極致,在喧囂之後,開始有人反思我們的華夏心流浪到多遠的西方。中國夢是一回事,西方夢是一回事。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有人在西方蘇醒,有人在東方追夢。我的前半生是澳洲PR,我的後半生會在哪裹?

本文二維碼:
 
 
確認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