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聞
 澳洲旅遊
 酒店預訂
 特價門票
 澳洲生活
 澳洲移民
 澳洲論壇
 澳洲同城

華人鄰居在傢日常愛乾的事,把老外街坊嚇傻了

秋高氣爽的日子裹,一個生活在紐約皇後區白石鎮的小哥正準備出門,突然一股奇怪的味道從鄰居傢傳來。小哥走近一看,華人鄰居傢的柵欄上掛了一條條用線穿好的腌制過的五花肉和雞肉還有培根!

那是啥!為什麼要掛着!還有奇怪的味道!引來老鼠和蒼蠅咋辦!小哥內心崩潰了,趕緊在社交媒體上表達了自己的擔心,當地的新聞台馬上報道了這件事。

(圖片來源:EYEMITNESS NEW)

1、華人做腌肉,老外大吃一驚

不只這個小哥,那戶人傢的傢中腌肉引起了小小的村莊很多討論。白石鎮的居民Bianca Kramer說“我外出的時候覺得很不舒服,因為這樣很不衛生,我也擔心老鼠會被吸引過來。”

(圖片來源:EYEMITNESS NEW)

而華人鄰居回應說這就是來用來吃的,中國傳統腌肉就是這麼做的,沒什麼毛病。另外當地的衛生部門也回應道,這是合法的,也沒有對其他鄰居造成困擾。

當地居民沒有辦法,只能拍下照片髮布在社交網站上,希望事情可以解決。

2、腌肉的來源

其實在亞洲腌肉是非常常見的。腌肉是用食鹽腌制的,又叫漬肉、鹽肉、鹹肉。腌肉是大眾化的食品,由於味美可口,又能長期保存,所以深受大傢的歡迎。

中國人除了髮現鹽一路調味的作用之外,還髮現經過食鹽腌漬的食物可以長期儲存而不腐爛,在保鮮技術落後的年代,腌漬就成了最普遍的存儲食物的方法。在氣候炎熱,食物容易變質的南方地區尤為常見。“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節氣一到,傢傢戶戶忙着腌制“鹹貨”。

(圖片來源:BBC news)

腌肉的種類有很多,豬肉乾,魚乾,香腸,火腿等等。腌制時先將肉上的汙血,碎肉,淋巴剔除,在表面均勻的敷上一層鹽。次日接着上鹽,經過四五天,及時翻垛,繼續敷少量食鹽。叁次擦鹽約25天即為成品。

3、腌肉的秘密

幾天前,BBC髮表了“腌肉可以保存六年的秘密”的報道,為什麼腌制的肉並不會腐敗。

(圖片來源:BBC news)

以中國著名的金華火腿為例,脫水的肉的表面會變得又乾又硬,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長。科學顧問、波士頓大學教授Greg Blonder說,"如果脫水乾燥太快,火腿的表面就會又乾又硬。"一般而言,制作過程的具體細節,又因着當地的氣候而有所不同。"做火腿的秘訣在於當地的風土。"Blonder解釋道。不過有些溫暖的地區,嚴格控制濕度才是關鍵之所在。

(圖片來源:BBC news)

根據吉尼斯世界紀錄上說,中國的金華火腿可以保存至少6個月,意大利的Culatello火腿可以保存1-4年,世界上最貴的火腿在西班牙,甚至可以保存到六年。

上海本幫菜裹赫赫有名的腌笃鮮就是腌肉制作的。腌就是“腌肉“,鮮指的是新鮮的春筍,”笃“意為小火慢炖。這道菜是將鮮肉與春筍小火慢炖而成,口味鹹鮮,湯白汁濃,肉質酥肥,筍清香脆嫩。

總之腌肉這件事,已經有上百千年的歷史啦。不過因為腌肉的亞硝酸鹽含量過高,還是少吃為妙,多吃新鮮健康食品吧。

4、中外文化差異:“曬的自由”

中外對於“曬”的文化,差別很大,為什麼會有這種差距呢?這跟中外的習慣,觀念和規定都密切相關。

中國人除了喜歡曬腌肉,還喜歡曬衣服和被子。他們認為,經過太陽光曬過的衣被會更好聞,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又可以殺菌,環保又節能。

另外,在髮達國傢中外國人由於長期在工業化環境下生活,產生了“一切問題用工業產品解決”的思維。喜歡用工業化產品解決問題從而把自己從某些生活瑣事中解放出來。比如說在國外普及率相當之高的洗碗機和烘乾機。

而咱們中國從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也就最近幾十年的事情,而輕工業領域大擴張大髮展也就不到20年的時間。在我們的祖輩父輩成長的年代,並沒有經濟能力去購買洗碗機和烘乾機,而養成了凡事自己動手的習慣。即使當經濟條件允許可以買烘乾機的時候,深入人心的習慣也讓他們更喜歡在陽台曬衣服。

而這對於老外而言很難理解。

——不雅觀:對於大部分外國人來說,將五花八門的內衣外衣晾曬在公眾可以看到的地方,簡直就是視覺災難,不但破壞整體環境美觀,還十分不雅。

——影響房屋價值:為了保證社區環境整齊美觀,社區協會大多都會禁止在露天裹曬衣服,這樣更有利於房價。比如澳洲在新州就有這樣的規定:不能將衣服,床品曬在可以被公眾看到的地方。

STRATA SCHEMES MANAGEMENT ACT 1996 - SCHEDULE 1

(圖片來源:New South Wales Repealed Acts)

——不想被人認為是低收入戶在很多人的觀念裹,晾曬衣服往往是為了省錢或買不起烘乾機,是收入低的表現之一。他們認為,只有窮人才會用曬衣繩晾衣服,那些到處飄着曬晾衣物的社區看着就像貧民窟。

所以說,曬東西這件事不能偏激的歸結說華人“素質低”這樣的言論,這都是由於特定的文化背景生活習慣導致的。


本文二維碼:
 
 
確認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