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洲肥胖率上漲10%(《每日郵報》圖片)
澳洲社會面貌正髮生變化,但不一定是朝着好的方向演變。
據《每日郵報》報道,無拘束的澳洲已經消失,越來越多所謂的“宜居”城市受到宵禁令影響,晚上10時之後喝酒泡吧變得困難。雖然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之後,澳洲居民吸煙及患癌的比率大幅下降,但是肥胖率卻上漲近10%。此外,因澳洲政府逐漸抛棄已建成、廉價的火電站,導致電費及燃氣費飙漲。
觀看足球或闆球比賽時不能暢飲啤酒、在酒吧吸煙區不能吃東西,曾經閑散的澳洲現在驚人地壓抑。
澳洲——(管理過度的)保姆式國傢
澳洲政府出台一係列荒謬、無意義的法律,扼殺居民“放任自由的”態度,經常髮生疑似執法人炫耀權利的事件。
去年,昆州遠北地區凱恩斯(Cairns)一名漁民駕車將船拖離水面時,因未佩戴安全帶被罰365澳元。當時這名漁民將船只轉移至拖車上,僅在公共碼頭移動15米,一名警察便上前下髮罰單,令這名漁民“目瞪口呆”。
此外,西澳珀斯一名居民只因拖車上的船舶寬度超出高速上路規定30厘米,就被罰款1000澳元。
公共事務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Public Affairs)政策研究主管布瑞橫(Simon Breheny)認為,上漲的生活成本及荒謬的法規正導致澳洲居民無法享受生活。就整體而言,澳洲正變得越來越好,但是部分生活的核心領域卻變得更糟,主因之一在於政府繁文缛節越來越多。
布瑞橫表示,人們在生活中必須有一些東西給他們帶來快樂,而政府正試圖改變居民部分生活方式,例如喝酒、抽煙及賭博都不適合作為享受樂趣。
曾幾何時......
回顧一下本世紀初期的的情況,會髮現澳洲現較當時已經截然不同。
2000年奧運會成功舉辦之時,一瓶啤酒的價格僅為2.5澳元,現在球場上一盃塑料盃裝中度啤酒價格高達8澳元。
2013年,澳洲居民傢庭平均電費為170澳元,較2003年時上漲100澳元。香煙稅也導致香煙價格猛漲,從2000年的每盒11.20澳元飙漲至而今的25至30澳元。
布瑞橫認為香煙稅極為不公平,只因吸煙者和飲酒者不是“精英”,所以被迫支付更多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