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聞
 澳洲旅遊
 酒店預訂
 特價門票
 澳洲生活
 澳洲移民
 澳洲論壇
 澳洲同城

多國通脹高企凸顯美元霸權之害

最近數月,從阿根廷到突尼斯,從德國到土耳其,多國通脹水平高企,物價節節走高。這與美國貨幣政策激進調整的負面外溢效應息息相關,再次凸顯美元霸權擾亂全球經濟之害。


今年3月以來,美聯儲為應對美國國內高通脹而連續激進加息,推動美元大幅升值。由於美元在國際貨幣體係中佔據主導地位,糧食、石油、天然氣等諸多商品在國際貿易中主要以美元計價和結算,美元升值意味着多國進口成本攀升,輸入性通脹壓力加劇。彭博社報道指出,美國通過加息向世界輸出通脹。今年2月烏克蘭危機升級後,多國經濟已受到顯著沖擊,全球經濟增長前景不容樂觀。西方對俄制裁也導致天然氣、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飙升。這種背景下,美聯儲加息向世界輸出通脹,令多國民眾生活承受更大壓力。在德國,由於物價不斷上漲,超過五分之二的德國人表示無法維持現有生活水平。在黎巴嫩,物價飙升讓很多人不得不放棄購買糖果糕點招待親朋好友的傳統。在土耳其,一些出租車司機反映,油價大幅上漲侵蝕“荷包”,購買力明顯縮水。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在多國飽受高通脹之苦同時,美國卻受益於美元升值而緩解了通脹壓力。


由於美元主導國際貨幣體係,美聯儲激進加息還加劇了多國資本外流、本幣貶值、債務違約等風險,一些經濟基本面脆弱、外彙儲備不足的經濟體受到沖擊。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日前報道說,當下的狀況和上世紀80年代初的狀況存在令人擔憂的相似性。當時,美聯儲為抑制通脹而加息,在菈美地區引髮債務危機,多國經濟增長直線下滑,失業率和貧困率激增。有美國學者日前表示,目前已經有數個國傢因美聯儲加息出現債務違約或處於違約邊緣。


值得一提的是,美聯儲此輪加息的起因是美國通脹走高,然而美國通脹走高,恰恰是美國自身經濟決策導致。近幾年,美國為應對新冠疫情沖擊,采取超大規模刺激政策,財政赤字飙升,貨幣嚴重超髮。去年,就有美國經濟學界人士髮出警告,美國采取的超寬鬆財政和貨幣政策可能引髮“一代人未曾見過的通脹壓力”。

美元霸權為美國帶來“囂張的特權”。需要提振經濟時,美國通過量化寬鬆等非常手段為市場注入流動性,刺激美國經濟增長;通脹高企時,美國通過加息緊縮進行抑制,並吸引國際資本回流美國。美國濫用美元霸權成瘾,屢屢通過貨幣政策激進調整、挑起市場震蕩,收割全球財富。美國憑借美元的世界貨幣影響,將美元“武器化”,暴露其不負責任、極端自私的本性,也讓世界進一步看清美元霸權的危害。近年來,在全球範圍內,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貨幣體係的呼聲越來越強,不少國傢已在探索擺脫美元霸權,如減持美債、推動外彙儲備資產多元化、探索在國際貿易中使用雙邊和多邊貨幣協議結算交易等等。正如土耳其經濟學傢瑪赫菲·埃伊爾梅茲所言:“擺脫美元霸權的進程已經開始,且勢頭會越來越明顯,力度越來越強大。”


熊市“狼來了”呼聲漸起,美國經濟實現軟着陸面臨哪些挑戰 


納斯達克指數剛剛創下2016年以來最長連跌紀錄。能源價格波動加劇、美債收益率上升和美元走強持續打壓風險偏好,投資者正在評估歐洲能源危機以及美聯儲加息預期溢出效應的影響。機構開始下調增速預期,外界對於美國經濟軟着陸的擔憂有所升溫,而衰退模式下市場或迎來新一輪動蕩期。


加息重壓下美股或考驗前低


隨着上週美國非農報告顯示就業市場健康復蘇後,美聯儲貨幣緊縮趨勢正在持續推高美元和美債收益率,其溢出效應對各類風險資產的沖擊愈髮明顯。


在美聯儲官員近期頻頻“吹風”的助推下,根據芝商所(CME)利率觀察工具FedWatch,週叁市場預計美聯儲9月21日再加息75個基點至3.00%到3.25%的概率再次超過80%,而本輪利率峰值可能出現在2023年4月,屆時聯邦基金利率目標中值為3.9%。


傳奇投資人、資管巨頭GMO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策略師格蘭瑟姆(Jeremy Grantham)近日髮文警告,美股“超級泡沫”破滅即將進入最終階段,要為“史詩級”結局做好準備。格蘭瑟姆認為,夏季反彈符合“超級泡沫”中熊市反彈的階段,而當下的超級泡沫是前所未有的多重泡沫危機組合,叁大資產類別——住房、股票和債券在去年年底都被嚴重高估。更糟糕的是,商品和能源價格高位運行,而這些大宗商品沖擊往往會給長期經濟增長籠罩上一層陰影。


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國股票策略師威爾遜(Mike Wilson)也預測美股將繼續探底,並可能跌破此前的年內低位。他認為,主要原因是美股上市公司營業利潤率的趨勢比預期的要差,同時這種負面趨勢將繼續下去。目前市場對上市公司盈利前景過於樂觀,伴隨市盈率開始下降,市場將在某個階段觸底,這可能髮生在9月至12月之間。


美聯儲將貨幣政策由前瞻指引轉向經濟數據決定, 威爾遜認為這依然會出現行動“過緩”的風險,因為美聯儲目前參考的是兩個最滯後的數據:勞動力崗位和通脹,等到就業市場出現裂痕時,想要扭轉貨幣政策的負面影響可能為時已晚。


本文二維碼:
 
 
確認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