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自身健康狀況“良好”或“非常好”的澳人比例在經合組織成員國中位列第4。(《信使郵報》圖片)
據《信使郵報》報道,最新數據顯示,澳人的預期壽命已達到82.5歲,在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中高居第6位,遠超英、美兩國。
目前,澳洲男性及女性的平均預期壽命都較上世紀大幅提高。20世紀60年代早期,男性的預計能活到67.9歲,女性74.2歲。如今,澳洲男性及女性的預期壽命分別增至80.4歲及84.6歲。
澳洲衛生與福利研究所(Australian Institute of Health and Welfare)的2018年《國際健康數據比較(International Health Data Comparisons)》報告顯示,美國是人均預期壽命最低的國傢之一,僅為78.6歲,而英國人的平均預期壽命是83.2歲。英美兩國人的壽命都低於經合組織成員國的平均水平(83.3歲)。
本次排名中,日本人的預期壽命最高,達到84.1歲;菈脫維亞(Latvia)人最低,預計僅能活到74.7歲。
而在國民健康方面,認為自身健康狀況“良好”或“非常好”的澳人比例,也排名第4高。
不過,許多澳人仍在與肥胖及酗酒問題抗爭。數據顯示,在澳洲,純酒精消耗量高於經合組織的平均水平。2015年,15歲以上澳人的人均消耗量為9.7升。
而在所有經合組織成員國中,澳洲體重過重及過度肥胖的男性人數比例高居第3,僅次於美國和智利。
值得欣喜的是,澳洲是公共及私人醫保覆蓋所有人口的20個國傢之一。同時在澳洲,從接受專科醫生評估到做子宮切除手術的等待時長的中位數為50天,這也超過了經合組織55天的平均水平。
此外,報告還調查了衛生專業人員的薪資水平,髮現相較於其他15個國傢,澳洲自雇全科醫生(GP)的人均收入最低。
本文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