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聞
 澳洲旅遊
 酒店預訂
 特價門票
 澳洲生活
 澳洲移民
 澳洲論壇
 澳洲同城

為什麼說悉尼的交通注定了要讓用戶失望?

在悉尼,通勤的司機每天都能看到這樣的景象。 圖:Luke Rosen 


悉尼居民每天都要面對很多交通問題,從擁塞的道路到擁擠不堪和延誤的火車。這些問題持續存在,而且似乎變得更糟。

悉尼人常常羨慕那些擁有良好地鐵係統的歐洲城市。

人們想知道為什麼在我們的城市出行會有如此大的問題,是否因為糟糕的交通規劃所致。


擁擠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

首先要意識到的是擁堵和擁擠問題是世界各地城市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不會消失。

這些問題是由於出行需求超過了在高峰時間的基礎設施和運輸服務的供應。

通過建設更多的基礎設施和提供更多的火車和公共汽車服務,完全解決擁堵和擁擠問題是可能的,但這不太可能髮生,因為缺乏經濟效益。

這和超市高峰時段的排隊相似——這些隊列可以通過添加更多的收款機來完全避免,但這也意味着許多收款機在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處於閑置狀態,因此添加更多的收款機並不是一個好的投資。

換句話說,火車上的擁堵和擁擠是現有基礎設施被有效利用的指標。

此外,在城市中,並沒有足夠的空間繼續建設更多的基礎設施,除非它們以巨大的成本轉入地下。


一切和密度有關

交通規劃和基礎設施投資不應從城市規劃中獨立出來。

歐洲城市的城市藍圖建立在汽車尚未問世的時代,使其相對緊湊和高密度。在緊湊和高密度的城市建設火車和地鐵係統是最理想的,因為一個車站可以服務許多人。

悉尼人經常羨慕歐洲城市的地鐵係統,比如巴黎地鐵。圖:維基百科


與此相反,悉尼是一個相對較新的城市,和許多美國城市一樣,CBD以外的城區面積寬廣而且密度較低,這是由於城市規劃導致的,在當時依靠汽車出行的城市設計還沒有被認為是一個問題。

低密度使得在整個城市髮展密集的鐵路或地鐵線路是不可行的。因此,悉尼至少在CBD之外,非常依賴汽車(和公共汽車)的道路運輸。

不幸的是,從所需空間的角度考慮,汽車是最低效的運輸方式之一。據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和社會委員會估計,每條3.5米寬的車道每小時只能運送約2000人,而電車每小時可運送約22,000人,火車每小時可運送8萬人或更多。

據Charting Transport的統計,倫敦的人口密度(每公頃80人)和巴黎(每公頃133人)顯著高於悉尼(每公頃36人),這使得悉尼的交通規劃非常具有挑戰性。

如果沒有足夠的密度,建設密集的列車或地鐵網絡在經濟上是不可行的,因此悉尼的公共交通將保持相對低效。


悉尼不應該放棄電車

在許多地區,比較可行的是建立一個快速的有軌電車和公共汽車網絡,兩者都能在3.5米的車道上每小時運送約2萬人。

悉尼在20世紀60年代決定拆除龐大的有軌電車網絡,當時悉尼的有軌電車數量是今天墨爾本的叁倍。圖:City of Sydney


因此,悉尼在20世紀60年代為了給汽車更多道路空間而決定拆除廣泛的有軌電車網絡是很可惜的,當時悉尼的有軌電車數量是墨爾本目前的叁倍。

最近在悉尼,有軌電車重新引起人們的興趣,不少新的電車線路正在建設或規劃中。

應對悉尼人口快速增長的問題,不應依靠繼續擴張邊界,而是在有條件建設和提供高質量公共交通服務的特定地區,通過增加密度來解決。

目前的政府已經在悉尼劃出這樣的增長區域,包括CBD和Parramatta之間的走廊,以及Chatswood和Sydenham之間的悉尼地鐵沿線。這些新髮展並沒有顯著改變原有的列車和地鐵係統網絡結構,依然保持幾條大乾線只在部分車站(如Central)交接的現狀。

這使得網絡相對容易受到乾擾。

有許多交叉線和路線選擇的網絡,如倫敦和巴黎的地鐵網絡,則可以提供更強大的運輸服務。


在火車站上面蓋住宅

擴大網絡不可避免會帶來巨大的成本,但可以通過一種被稱為“價值提取”的方法加速實現,這種方法已在日本和香港成功應用,並在澳大利亞引起了興趣。其基本原理是,新的列車和地鐵站因為讓居民和企業的出行更便利,從而增加了附近土地的價值。

通過在火車站週邊開髮新項目,並向土地所有者、房地產開髮商和企業收取費用,以提取這一增長的價值,政府可以為建設新列車和地鐵線路的成本提供部分資金。

例如,一個價值50萬元的公寓可能會因為附近一個新的車站而變得更值錢。這一附加價值回流到政府而不是增加開髮商的利潤是合理的。


修建更多的公路並不是好辦法

一個重要的問題是政府是否應該投資興建新的主要道路。由於開車是一種低效的運輸方式,政府應該盡可能鼓勵人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修建更多的公路實際上意味着開車變得更有吸引力,因此可能會阻礙人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與此相反,投資髮展公共交通可以鼓勵更多出行者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從而減少道路上的車輛,這樣也有利於那些依賴汽車的出行者。

這並不意味着根本就不應該修建道路,但至少應該重視公共交通,以便更有效地利用城市空間。


遠離汽車導向的城市

很明顯,悉尼和澳大利亞其他城市一樣,都以汽車為導向。與此同時,眾所週知,以汽車為中心的城市規劃在長期內是不可持續的。

對於未來的願景,每個人都希望能在自己的自動駕駛汽車上順利地移動,這也是不可能的,因為在城市裹根本沒有足夠的空間容納所有這些汽車。

然而,自動共享汽車和自動公共汽車將非常有用,可以幫助出行者往返於火車站。

悉尼的交通係統需要一個龐大的公共交通網絡作為支柱。

這意味着,除了基礎設施投資,政府還需要提供更多的激勵措施,鼓勵人們使用公共交通和減少自駕。

此外,應該有更多的稅收激勵措施,例如允許通過薪金交換(salary scrifice)的方式支付公共交通費用或購買自行車,以取代現有的通常只允許薪金交換購買汽車的計劃。

只有當人們願意放棄低效的個人道路使用空間,同時政府願意通過多樣化的手段建設公共交通網絡,悉尼才能成為一個擁有高效運輸係統的宜居城市。

Michiel Bliemer博士是悉尼大學商學院交通與物流研究所運輸規劃與建模的主管。


文:Michiel Bliemer / 原載:ABC News / 編譯:澳房彙

本文二維碼:
 
 
確認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