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聞
 澳洲旅遊
 酒店預訂
 特價門票
 澳洲生活
 澳洲移民
 澳洲論壇
 公
 澳洲同城

突髮!澳洲綠卡大震蕩!馬上,PR要等4年才能拿福利!這些補貼被推遲!想生娃的華人哭暈了!

 澳村吃貨地圖    2021-05-17   [原文]


內啥,想必大傢都知道,


土澳的好山好水好天氣,


一直都是吸引華人、乃至全球各國友人,


爭相前來定居的重要原因之一;



清新的空氣,優質的教育,領先的醫療,


都讓不少人看得心頭一陣癢癢…


而且最最最重要的是,


土澳還有這樣那樣的福利,神馬生娃的、養老的、配偶的、退休的…balabala的一大堆補貼,


簡直讓全世界羨慕得不要不要的;



然而,就是這樣“羨煞旁人”的澳洲移民生活,


即將成為歷史!


就在上週出爐的新財年預算案,


可謂是“澳洲綠卡大震蕩”!


明年1月正式實施的這項新政,


給數萬華人傢庭,“當頭一棒”…



移民新政大動蕩!這類華人傢庭將大受影響!




不得不說,每年的財政預算案,總能輕而易舉地調動所有澳洲人的喜怒哀樂。

幾傢歡喜幾傢愁;

而對於新移民來說,

他們中大多數人的情緒,屬於後者。


因為就在上週剛出爐的新財年預算案中,

政府公布了一項
能削減6.71億澳元開支的計劃;

能削減開支,就意味着政府在某些“地方”投入的資金變少了,

而這個“地方”,就是新移民。


根據財政案中的這項新政,

所有新移民必須在拿到PR的4年後,
才能申請澳洲福利。

新政從2022年1月1日起實施。

(Daily Mail)

(SBS)

(The Guardian)

這也就意味着,

在明年1月1日之後拿到PR身份的華人們,

4年內,
都無法享受到包括:
疾病、退休、帶薪產假、醫保等一係列澳洲福利。


這是在2018年預算案中政策的基礎上,

再次給新晉移民們一記“暴擊”!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早在2018-2019財年的預算案中,

為了削減支出,政府就已經打起了新移民身上的“主意”了…


新移民福利政策再度緊縮!華人傻眼了!




2018年11月28日,對於正在籌備申請PR的人們來說,

無疑是這一年裹最為動蕩的一天。

在這個閃電交加的日子裹,聯邦國會傳來了一個恰似晴天霹雳的消息:

從2019年1月1日開始,

新移民需要等待4年才能申請福利!

需要等待4年!

4年!

(SBS)

(news.com.au)

是的!大傢沒有看錯!

不是小編放錯了圖,也不是妳們穿越了,

早在2018年,聯邦政府就已經計劃將新移民享受福利的時間,

往後推遲了4年…

在相關文件中顯示,受到影響並需要等待的政府福利包括:

(政府公開文件)

1、新起點福利
2、青年福利
3、助學金
4、配偶津貼
5、照顧者補貼
6、疾病津貼
7、傷殘交通補助
8、退休教育補貼
9、特殊福利
10、醫保卡
11、聯邦高級健康卡


並且這4年,

不包括等待PR的時間!

必須是從妳正式拿到PR的那一刻開始,

往後計算4年。

也就是說,從2019年1月1日起,

新移民的“四年之癢”政策,
就已經開始實施了。


但!是!
凡事總有一些例外!

那年的政策裹,並沒有將新移民的福利“一刀切”,

有四項福利,
獲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寬限”;

它們分別是:

① 傢庭稅收福利B(Family Tax Benefit B)


政府當時允許新移民可以即刻享受;


② 傢庭稅收福利A(Family Tax Benefit A)


政府當時允許新移民1年後可以享受;


③ 帶薪育兒假 & 照顧者補貼


政府當時允許新移民2年後有資格獲得;



這4項福利,白花花的全是money啊!

首先,帶薪育兒假不用小編多說了吧,

根據當前的澳洲國傢最低週薪水平,

新生兒的媽媽可獲得最高18週,
每週稅前$740.60澳元的帶薪產假(需納稅),

就算妳在傢帶孩子、啥工作也不用做,

每個月的工資照樣準時到賬;


傢庭稅收福利A(FTB A),

是指當傢庭收入低於$53,728澳幣時,便可以領到全額補助,最高額度為:

12歲以下孩子:
每兩週最多可領182.84澳幣

13-15歲孩子:
每兩週最多可領237.86澳幣;

16-19歲孩子:
每兩週最多可領237.86澳幣;

可領取的額度,會隨着收入的增加而遞減,

有孩子的傢庭,且符合傢庭收入要求的人都可申請。


傢庭稅務補助B(FTB B),

僅針對單方收入來源的傢庭設定的。

當夫妻雙方只有一個有收入,稅前年收入在100,000澳幣以下,可領取的最高額度為:

0-5歲孩子:
每兩週最多可領155.54澳幣;

5-18歲孩子:
每兩週最多可領108.64澳幣。


喏喏喏~大傢康一康,這麼些個補助加起來,

四舍五入一下一個月也有個小幾千啊!

還記得兩年前這個推遲4年享受福利的政策一出來,

不少準備生娃的準媽們,差點沒崩潰,


原本準備懷孕後請帶薪產假,好好放鬆一把,

卻不料,就算自己拿到PR,

2年之內依舊無法獲得帶薪產假…


當年的他們,或許覺得自己是移民圈裹最倒黴的一波,趕上了最不好的時代;

然而放到兩年後的今天再來看,

比起進一步緊縮的新移民政策,

是不是突然覺得,

等1年,好像也可以忍受;
等2年,好像也沒有想象中的漫長;

至少比等4年要好吧!

部分福利“寬限”,總比沒有要好吧!


政府說了,不管啥福利,都沒有例外,

在2022年1月1日之前拿到PR的童鞋將被豁免,

但在那之後的移民朋友們,

妳們和澳洲福利的距離,
起底就是4年,


4年,對於不少成傢立業、準備孕育下一代的華人傢庭來說,

是真的有點慾哭無淚了啊…

要麼冒着可能錯過最佳生育年齡的風險,苦苦等待;

要麼放棄上萬的帶薪產假和福利補貼,咬牙撐着;


不管怎麼選,選哪邊,

都足夠讓人心梗上好一陣子…


現如今,受疫情的影響,

澳洲移民之路變得越來越難,

再加上這一新政的落實,

新移民的壓力之山大,可想而知…


不過話說回來,山大歸山大,

澳洲的PR含金量還是很高的,

PR在手,天下我有。

能熬到頭的朋友們,還是別輕言放棄,

畢竟大傢掙破頭都要拿的pr,
背後的福利,還是很香的…


澳洲PR福利大盤點




育兒津貼

這裹的育兒津貼,就是我們上面所說的“牛奶金”。

在妳從拿到PR的那天起,

政府就幫妳出錢養小孩了…


育兒津貼有兩個部分:

Family Tax Benefit Part A:

只要有小孩,即髮放該補助。這項補助髮放額度和傢庭的總收入有關。

Family Tax Benefit Part B:

只要有小孩,即髮放該補助。這項補助髮放額度和父母的低收入一方的收入有關。相當於是對父母中一方工作,一方不工作而在傢帶小孩的傢庭進行補貼。

這樣,傢庭的壓力就不會很大啦!

 
托兒補助金

只要妳攜帶孩子租房,那麼政府就會給妳一定的租房補貼,

金額與傢庭總收入和租金有關,

最高額度為兩週$208。


這裹也包括兩種不同的補助方式:

1、Child Care Benefit (簡稱CCB):小孩上幼兒園,才髮放該補助。這項補助的髮放額度和傢庭的總收入有關。

2、Child Care Rebate(簡稱CCR):小孩上幼兒園,並且父母都工作/上學至少15小時一週的情況下,才髮放該補助。


政府住房

這項福利旨在保證人人有房子住,

真貼心,人人都需有個傢。

澳大利亞政府每年都會撥款建造“政府房”,

並以極低的價格出租,

每星期房租約15澳幣左右。


而這類房屋一般是建在寸土寸金的地方,而且治安條件欠佳,

所以…有需要的朋友還是要叁思而後行。


購房補助

在澳洲,各州政府都推出了“首次置業者補貼”(FHOG),旨在促進澳洲人買房。

津貼金額大約是1.2萬澳幣~2.5萬澳幣,

或是減免或優惠印花稅。


但是,這則補貼對首置者購買的房屋也有要求,

要求首置者購買的房屋總價低於75萬澳幣。

所以…我缺的是那2.5萬嗎?!

我缺的是那70萬!

 
政府失業補助金

這項補貼是用來幫助那些有工作意向卻找不到工作的人,

每兩週補貼$330。

這項補貼大大鼓勵了失業者重新再就業,

而失業者若是找到了合適的崗位,

他們是不能拒絕就業而領取補助金的。


在領取這些補助金之前,失業者也需要提供相關的證明,

譬如,倘若妳面試微軟公司而沒被錄取,

妳可以讓微軟開一份證明證明妳去面試過,

這樣,妳才有資格領取該補助金。

 
醫療保健福利

國民保健 (Medicare) 是澳大利亞國傢全民健康保險計劃,

也可以說是這個國傢的頭牌福利了。

移民們可以享受大多數的免費公立醫院醫療,

在公立醫院看病、手術、住院,包括藥品費用,

政府統統報銷!


養老金

60歲以上女性和65歲以上男性可以領取澳洲養老金,

領取的金額取決於收入和資產,

並要滿足養老金的居住條件要求。


同時,受養老金“庇護”的人,在醫療藥品和衛生保健方面也有優待。

在交通費、地方稅、電費和汽車注冊費等費用上,

要老金持有者也享有很大優惠。



總得來說呢,

今年的預算案可以說是讓新移民們心裹哇涼哇涼的,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人口銳減的土澳流失了高達17萬的新移民,

未來政府是否會放寬政策吸納更多人入境,

我們不得而知,


但新移民不再如同以前那樣能盡快享受到澳洲香饽饽的福利,

幾乎已經是闆上釘釘的事了。

澳媒預計,這一政策一旦開始實施,

政府在2022-2023年間或可省出4570萬澳幣,

到2024-2025年可省出4.152個億。


SO,正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

政府既然已經開始從妳們的牙縫裹摳錢了的話,

那大傢能做的,也就只有,

開始省錢吧…

請關注我們的微信:悉尼吃貨地圖~每天為妳提供悉尼好吃好玩的~


— THE END —








*以上內容髮布於公眾號:澳村吃貨地圖,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

髮表評論

微信號:CityWeekly_SYD
悉尼最接地气的吃货君~不搞花里胡哨,为你推荐/吐槽悉尼那些吃的~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
掃一掃,分享本文給小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