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聞
 澳洲旅遊
 酒店預訂
 特價門票
 澳洲生活
 澳洲移民
 澳洲論壇
 澳洲同城

新冠狀病毒爆髮後我在澳洲遇到的歧視

新冠肺炎專題
來源:abc.net.au
[社會新聞]     2020-02-03
巴黎老佛爺百貨店前戴口罩的遊客Reuters:BenoitTessier“亞洲人......在傢呆着......別出來傳播病毒”,聽到這句話時,我在貨架中間挪開購物車,好為迎面走來的那位中年女子讓路。
新冠狀病毒爆髮後我在澳洲遇到的歧視

巴黎老佛爺百貨店前戴口罩的遊客 Reuters: Benoit Tessier


“亞洲人......在傢呆着......別出來傳播病毒”,聽到這句話時,我在貨架中間挪開購物車,好為迎面走來的那位中年女子讓路。

我盯着那個女人看。她很嚴肅,眼睛看向她前方的地面,像是在自言自語。

我沒和她起沖突。但她應該感受到了我的目光,聲音小了,不過從我身邊走過的時候她也沒停止念叨。

截止到週五,全球確診新型冠狀病毒的人數已經超過萬人,死亡超過200例。對病毒的擴散、對感染的擔心一點也不稀奇。

新冠狀病毒爆髮後我在澳洲遇到的歧視

Iris Zhao Supplied: Iris Zhao


但焦慮的惡化,也造成了新的問題。人們開始看到越來越多由此而起的種族主義言論甚至暴力,甚至有人認為由於這次的病毒起源於中國,任何一個長着亞洲臉的人都可能傳播疾病。

在超市遇到這個女人之前,我了解澳大利亞存在種族主義的現象,但大多是從別人的口中聽到。 


這不是個案 

黃金海岸的外科醫生莉娅·梁 (Rhea Liang )昨天在推特上髮帖稱一個病人和她開玩笑說為了不被傳染新型冠狀病毒不能和她握手。

梁醫生明顯並不覺得好笑反而感受到了歧視。

“我沒離開過澳大利亞。這並不是什麼聰明的公共衛生預防措施。”她在推特上寫道。

在和朋友說起我在超市裹的遭遇時,他們也給我講了這次新冠狀病毒爆髮後他們遇到的事情。

一位朋友在一間墨爾本的餐館用現金結帳時,餐館服務員把找零扔在了他面前,然後躲開了。

作為一種預防辦法,另一位朋友在商業街上戴着口罩,聽到叁個年輕的男生說,“再見,去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吧。”

他們最近都沒有回過中國,也沒有和有冠狀病毒肺炎病人有過接觸。


網絡暴力的痕迹 

張先生(SK Zhang)在悉尼居住已經20多年了,他說自從這次疫情暴髮,他常在通勤時感受到別人的注視,也越來越擔心如今網絡情緒會對華人孩子的生活造成影響。

“上週挺難的,我們一方面害怕病毒,一方面也受到種族歧視,以及很多不必要的關注的困擾。”他說。

“我覺得9/11過後人們看到穆斯林就好像看到恐怖分子的感覺,就和現在看到我們的感覺類似。”

張先生表示他為了保護自己帶了口罩,他能感覺到他上公交和火車上時候別人的緊張。

“沒有人對我說過分的話一類的,但是我可以感覺到一些不友善的目光。”

“人們看我就和看病毒攜帶者類似。”

新冠狀病毒爆髮後我在澳洲遇到的歧視

悉尼居民SK張先生 Supplied: SK Zhang


吉朗的老師安德魯·布蘭切夫勞爾(Andrew Branchflower),最近和傢人一起從中國回到了澳洲。他表示很擔心網絡上的惡意情緒。

“我太太是中國人。我的孩子長得像媽媽。我對現在黃禍這類話迅速復燃感到警惕又擔憂。”他在推特上寫道。

在和ABC的采訪中,他表示很擔心網上流傳了對中國閉關這類說法和情緒。他擔心這將是非常急劇的下坡路,是對自由的限制。

他還表示了很難想象他才一歲、四歲的孩子如何面對網絡上的這些偏見。

“他們很幸運,有亞洲社區的人幫他們抨擊這些說法。”

新冠狀病毒爆髮後我在澳洲遇到的歧視

安德魯一傢


人們在行動 

兩天前,澳洲的華人群體髮起了一場網絡請願,抗議兩傢澳大利亞的報紙《太陽先驅報》和《每日電訊報》不恰當地把冠狀病毒貼上了中國的標簽。

《太陽先驅報》在標題中使用了“中國病毒大肆破壞”,《每日電訊報》則在標題中強調“中國孩子呆在傢裹”。

請願人擔心這樣的標題可能會使澳大利亞華裔成為被歧視的目標。

超過5萬人在chnage.org網頁上為請願聯名,要求道歉。

安娜·歐 (Anna Ou) 在評論中寫道“沒有人叫BSE澳洲、法國、美國病毒。請妳有點人性和尊重。”

External Link:   黃金海岸外科梁醫生陳述遭遇的推特

而這種麻木的媒體報道不僅僅出現在澳洲。

據紐約時報報道,法國一傢報紙Le Courrier Picard在被批評後已經就他們的標題“黃色警告”道歉。

丹麥報紙Jyllands-Posten髮布了一個把中國國旗五星用病毒圖案代替的卡通畫也引起了爭議。這傢報紙拒絕道歉,認為這幅卡通並不是對中國的冒犯。


這曾髮生過 

加拿大亞裔指出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他們受到類似的種族歧視和偏見。

佳利安娜·梁 (Carrianne Leung)曾髮表論文探討亞裔加拿大人在2002年非典時期受到“黃禍”的影響,她在推特上說她最近在新型冠狀病毒暴髮後又看到了類似的規律。

“當一個疾病被種族化的時候,妳不僅要了解人們每天經受得種族主義的痛苦,更要知道這會留下創傷和焦慮。”她在推特上寫道。

“在非典期間,公共場所、交通、公司、學校的嚴密監控非常難以忍受。”

她的研究凸現了那個歷史時期仇視亞裔的恐懼,將亞洲移民和“肮臟及疾病”聯係起來。

她研究中的一個調查參與者表示非典時期人們的態度可以原本就存在的種族主義在從新興起。

“非典的種族化和引起的歧視僅僅反映了一直長期存在的偏見和歧視。”這位參與者表示。

她的研究髮現媒體對非典的報道引起了公眾歇斯底裹,亞洲社區受到了影響。

External Link:   佳利安娜·梁(Carrianne Leung)曾髮表論文探討亞裔加拿大人在2002年非典時期受到“黃禍”的影響

研究的結尾寫道:“對非典、9/11及其他類似事件的種族化報道所造成的負面影響讓我們中的很多人質疑加拿大代表的核心價值。”


武漢人的遭遇 

過去的兩週,我一直在南澳進行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報道。每天工作的開始就是和在武漢的朋友聯係。

聽到在武漢的朋友被困在傢裹、因為封城不能和傢人在一起,生活在可能感染的恐懼中讓我感到很難受。

武漢人被埋怨制造了這場疫情,受到一些中國其他地方的人的歧視。

一些武漢人(不論是否健康)在社交網絡髮布自己逃離封城的消息後,就遭到人肉,被舉報給警方。

在亞洲其他一些地方,當地人也在請願禁止中國人入境。

當然,人類都有面對死亡的恐懼,可以理解大部分病例所在的國傢讓人們感到恐慌。

但這週我在超市的經歷讓我感到冠狀病毒真的激髮了人性惡的一面。

這一點我不能接受。


轉載自:ABC中文

髮表評論

0
0
使用微信“掃一掃”
打開網頁後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0
 您已成功為本文點贊!
感謝您的參與
電梯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