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網紅街,也開始走向沒落。
但凡稍微熟悉一點墨爾本,大概都聽說過Lygon Street。

市中心邊緣處的一條小巷子,墨爾本大學旁的一處美食聖地,遊客和網紅的打卡點,曾經人頭攢動的風情街,有墨爾本“小意大利”之稱的Lygon Street,如今,也漸漸走向沒落了。

據《時代報》報道,Lygon Street上那些曾經爆滿的餐廳和商鋪都漸漸搬離了這裹。 去年,Lygon Street上的商鋪空置率還在5.6%,而今年,空置率瞬間上漲一倍,飙升至13.5%。 並且,近年來選擇離開Lygon Street的餐廳有不少都曾是“網紅店”。

然而不僅是Lygon Street,墨爾本北部的商圈,近年來都出現了髮展疲軟的問題。 以Elgin和Faraday Streets為分水嶺,墨爾本南北部的餐廳髮展已經有了完全不同的境遇。 就連Lygon Street上的餐廳店主也髮現,曾經那些不起眼的南部區餐廳,如今生意爆火,而一度紅極墨爾本的意大利美食街,如今卻門可羅雀。

經典意大利披薩店,風情意面餐廳,浪漫溫情的咖啡廳…… 意大利式的街道配上澳洲的火熱,在不少餐廳店主看來Lygon Street無疑是全墨爾本最具特色的街區,沒有之一。 曾經的Lygon Street有多火呢?

據Lygon Street一傢餐廳老闆回憶,以前想要在餐廳門口的人行道上吃口便飯,但是人行道上擠滿了前來排隊吃飯的人,根本沒有地方落腳。 最繁忙的時候,就連咖啡廳也開到淩晨叁點,而如今,咖啡廳老闆們也過上了“朝九晚五”的生活。

可是這麼火熱的Lygon Street怎麼近年來越來越蕭條了呢? 餐廳老闆們眼看着自己的店從賓客盈門到無人問津,他們自己也在尋找原因。 有的認為Lygon Street停車位太少,有的抱怨房東貪得無厭,有的責怪附近活動太少,有的哀怨外賣APP搶走生意,有的意識到週邊街區餐廳質量上升,有的甩鍋給禁煙令,甚至還有人覺得711最近的免費咖啡活動也是罪魁禍首之一。

1979年的Lygon Street 餐廳老闆Gibaldi認為,禁煙令的確有效減少了意外火災事故,但也嚴重影響了Lygon Street的餐飲生態。 同時,她認為,類似F1方程式比賽這種引流量巨大的活動不再前來Lygon Street舉辦活動,也與禁煙令有着某種密不可分的關係。
但與此同時,她也在擔心,是不是Lygon Street自身的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了。 Gibaldi表示,以前,如果妳想在墨爾本吃頓正宗的意大利菜,妳只能跑來LygonStreet,但是現在,遍地都是還不錯的意式餐廳。 既然如此,食客們又何必千裹迢迢跑來Lygon Street呢?

Gibaldi無奈地說:“以前,Lygon Street就是‘宇宙中心’,但現在,每個街區都髮展出了自己獨具特色的餐飲和咖啡文化。” 今年,Lygon Street尤為蕭條,臨街商戶空置率甚至高達13.5%! 在墨爾本,只有收零售業風波影響巨大的Chapel Street和Bridge Road上的空置率能超過這裹了。

Chapel Street但就算是風雨中飄搖掙紮的Chapel Street和Bridge Road,今年的空置率也有所好轉,似乎還能看見一線生機。 反觀Lygon Street,曾經的繁榮似乎就要這麼一去不回了。

不少商戶還認為,墨爾本人對Lygon Street已經倦怠了。那些他們曾經趨之若鹜的餐廳,如今也不是什麼新奇事了。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Lygon Street的房租不降反漲,也使得越來越多的餐廳,不得不抛棄這片經營了多年的土地,轉戰他鄉。

“這條街無與倫比!只是它現在髮展到瓶頸期罷了。它未來還有機會重整旗鼓嗎?我相信會。” Gibaldi還是對LygonStreet的未來充滿信心。

其實News君也去過LygonStreet很多次,意大利菜是正宗得沒話說,部分餐廳門口還是排着長隊,但的確沒有當年的風采了。 希望墨爾本的“小意大利”還是能迎難而上,煥髮新生的魅力吧!